這還不是村裡的文化廣場,文化廣場定址在原來楊崇貴教功夫的演武場,據說下個月會開建。現在墨菲看到的這個村口廣場,是提供給五道口村,或者周邊其他村莊對外銷售農產品的一個物流站點。
現在正好是花生的收穫季節,只見兩三輛撒哈拉速運的大卡車,還有三四輛其他經銷商的大卡車停靠在廣場裡,而農民們則是滿臉笑容地吆喝著牛車,或者有條件開上了輕型貨車,載著一車車花生,從四面八方趕來。
頭腦聰明的人,還在廣場周圍搭了個小涼棚,賣一些冰鎮礦泉水、西瓜、自製果汁等解暑良品,倒也是有不少司機前來光顧。
這熱熱鬧鬧的場面,比不上縣裡或者鎮上,但在墨菲看來,已經是給五道口這個小村莊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希望!
楊軼小心地開著車,避讓開旁邊經過的一輛卸了貨輕鬆離去的小皮卡,才笑著跟墨菲說道:「這些,都是慶子他們那些年輕人的功勞,敢想敢做……」
楊軼還沒有說完,他的車繞著廣場看了一圈,準備兜入進村的路口時候,前面「五道口村」的村門下面,竟然出現了一條黃黑相間的柵欄道閘!
「咦,這裡還設卡了,是不讓外面的車隨便進入嗎?」楊軼有些驚訝地自言自語,他放慢了車速,緩緩地在道閘前停下來。
曦曦有點坐不住,小姑娘聽爸爸說的這些動靜,都忍不住扯著安全帶,努力地支起身子,探頭探腦地從中間望了出來,看看爸爸說的是什麼情況。
剛才因為地勢的原因,楊軼沒看到村門口的情況,原來除了道閘以外,後面還有一個保安亭,聽到車的動靜,裡面一個正在看報紙的六十多歲模樣的大爺便走了出來,捧著報紙,慢慢悠悠地從旁邊的人行通道走過來,想要看看是誰的車,為何而來。
楊軼卻從記憶中找到了這個大爺的信息,他按下車窗,笑著跟對方打招呼:「西亭叔!」
董西亭,也是董月娥那邊的族人,老人家干不動農活了,但又不願意呆在家裡養老,估計是這個原因,便被村里聘請過來看大門。
董西亭有點老花眼,需要湊近了才認出楊軼來,老人家驚喜地笑道:「鐵子啊!你回來了?咦?又換了一輛車啊!我記得春節你回來的時候,開的不是這一輛。」
「西亭叔的記憶力真好!」楊軼笑了笑,說道,「這次回來的人比較多,所以換了一輛。」
寒暄了一會兒,董西亭便麻利地回去幫楊軼打開道閘放行。
楊軼也才剛剛弄明白為什麼設了這個道閘,一邊開著車,一邊給聽不太懂他們當地口音的墨菲解釋道:「原來是這樣,之前有些經銷商貪圖方便,直接把貨車開到村里收貨,但村里路況複雜,有一次把牛車給撞翻了,還差點把人給壓到,所以現在在村口設卡,不讓大車和外面的車隨便進入村里,所有的大車都安排在剛才我們看的那個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