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傳來了陸正則的聲音,「你剛才問什麼?」
江攸寧回過神來,自己也稍稍愣了片刻,然後才想起來,「哦,我是說,集合地點在哪裡?哪一個入口來著?」
今天,陸正則和江攸寧可不是獨自前來觀看比賽的,而是有組織有紀律的:這是整個華裔社區有史以來第一次集體前來燭撞球場觀看比賽。
事實上,幾周之前,華人社區就開始自發性地組織起來,希望可以在燭撞球場集體觀賽,為陸恪加油助威,但他們遇到了多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橄欖球太過小眾,即使是常年定居在北美的華人群體,感興趣的還是年輕一代,而年輕一代又恰恰與居委會、華人組織交流甚少,組織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是主場球票,從常規賽第五周開始,燭撞球場的門票就正式進入了一票難求的階段,他們希望能夠在一小片看台,將座位集中起來,以華裔團體的身份為陸恪加油,但這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先是錯過了主場對坦帕灣海盜的比賽,而後又錯過了主場對陣克利夫蘭布朗的比賽,陰差陽錯、誤打誤撞之下,華裔社區的第一次集體觀賽,終於在本周得以成行。
雖然僅僅只是一個五百人的小團體,不是五千人,更不是五萬人,完全談不上什麼大型的集會;但對於華人社區來說,卻是一次難以想像的突破。
在此之前,他們從來不曾組織集會,前往觀看任何一場體育比賽。
定居在海外的華人們,生活在同樣一個社區,可是文化、家庭、政治和社會等方面卻始終沒有真正地抱團起來,像印度人、日本人、韓國人一樣,為自己爭取更多權益。
一直到今天,這才是破天荒的頭一遭。對於舊金山華人社區的意義,絕對不僅如此;同樣,對於陸恪的職業生涯來說,也不僅如此。
有趣的是,不是華人區域最為熟悉的籃球或足球,而是北美地區最受歡迎的橄欖球。如此選擇,切切實實地具備了美國本土風範。
陸正則和江攸寧離開了停車場,順著洶湧的人潮,朝著集合點方向走去,視線之中好奇地打量著來來往往的人群,角角落落之中都可以看到背碼「十四號」的球衣。
不知道是自己有意識地尋找十四號,以至於產生了錯覺,還是實際上就真的如此,但陸正則只覺得,自己看到了數不勝數的十四號,仿佛整個燭台公園都已經被十四號球衣所占領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一張張青春洋溢的面孔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蓬勃的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