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醒則在默默思考,倘若真有靈根這種說法,那麼靈根究竟是什麼?
一個修士身上有幾個靈根,又是如何判斷的呢?是指可以吸引相應幾種顏色的小光點?還是指能操控幾種物質?
最起碼在她自己身上,她可以吸引兩種顏色的小光點,卻只能操控水這一種物質,這兩個數據就不吻合啊……
方醒猛地想到,金木水土,都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可是火,火它不是啊!
火焰,是伴隨著燃燒的,是激烈進行發光、放熱反應的界面或空間。
界面或者空間……也就是說火焰不是實實在在的一種物質。
既然都不是一種物質,她怎麼可能會感應到,怎麼可能會移動它呢?
但是之前的新聞里,又確實有人直播口中噴火,雖然這個新聞真假難辨,老牌雜耍藝人也都掌握這個本領,但是因為出現的時間點比較巧合,方醒更傾向認為這是某個修士擁有控制火的能力。
一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是難以改變的。雖然在這幾個月時間裡,方醒自己身上和身邊,都發生了太多用現有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但方醒依舊覺得,只是現有科學解釋不了而已,這些事情最終還是可以用科學解釋的。
這麼多年的教育,方醒當然不會全部拋棄和顛覆,她下意識地就用自己已經擁有的知識體系,已經培養出來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思考。
既然火焰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直接移動或者控制火焰不行,她還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產生火焰的三個條件——有可燃物,氧化劑,溫度達到著火點。
生活中最常見的氧化劑就是空氣中的氧氣。
一小朵火焰不能移動,那麼如果她將那一小朵火焰下的燃料,周圍一小片空氣中的氧氣,一起移動呢?
已經處於高溫狀態下,達到了著火點的燃料和氧氣,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自然會繼續燃燒!
移動火焰,就這樣被方醒拆成了兩件事,一是移動燃料,二是移動氧氣。
不過這兩樣東西,她也都沒有嘗試著操控過。方醒閉上眼睛,努力去感受爐灶火焰處的天然氣和氧氣。
方醒很快就「看」到了氧氣,氧氣在她的「眼裡」,是藍色的,透著一股親切和活潑的勁頭,比她能感知到的水還要更活潑一些。
但是天然氣,她一直感受不真切,她似乎只能感受到天然氣中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怎麼也感受不到。
方醒屏氣凝神,試著一起移動氧氣和天然氣。
刺啦一聲,煤氣灶上火苗一下子升高了,變成一個火團向上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