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爸爸看起来更像是他爷爷。
跟爸爸也说不到一起去,越是长大越是知道,妈妈跟爸爸的那种年龄相差巨大的婚姻,所包涵的内容。
那就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吗?独孤浩炎有些惊讶,这帮人真是纯粹为了钱啊?
他跟他爸爸的关系,虽然只是最近两年,才有所缓和,但是父子天性,虽然不经常交流,但是偶尔在一起打打球,聊一些事情,有的时候,还一起探讨一下,如何管教独孤非炎,让他尽早成才的话题。
也没到了没话说的地步。
就连小天师,还会时不时的请教一下独孤旭,虽然只是小事情,但是在独孤旭看来,这样的态度,才是当儿子的样子,而一个能指点迷津的男性长辈,自然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小天师也挺惊讶于他们的关系竟然冷淡至此。
不过随后,他就看到了一样东西:摆在多宝格上的唐三彩。
于家的这个唐三彩的造型,还是很少见的那种,乃是两匹马,拉着一辆小马车,马车上有一个车夫,车顶有四个冥兽趴着,车里设有一个座位,但是没有人。
而且马车颜色殊丽,造型美观,怎么看,怎么价值不菲。
不如,就说你们要给他陪葬冥器。小天师干脆一指唐三彩:就它了。
这是唐三彩!于家的几个人都挺激动:可是昂贵的古董。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独孤浩炎道:现在的人都知道唐三彩,颜色艳丽,价格也挺美丽,但是在唐代,这东西就是用来填坟的,你们家将唐三彩堂而皇之的放在客厅里,可真是佩服你们了。
还古董?
连这古董是干什么都不知道,就看重钱钱钱,都是有钱人,能不能不这么财迷?
独孤浩炎也是佩服他们这一家子兄弟姐妹了。
说的于家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谁知道啊?这玩意儿还是花了几十万块买回来的。
我就说,爸没事儿就爱捣鼓这些东西,合着这玩意儿是填坟用的,不如给他吧!
我也觉得这个正合适!
几个人都同意,将这件唐三彩作为冥器,陪葬给他们的老父亲。
那就好办了。小天师将东西拿下来,放在了遗像前:这就是老爷子最爱的古董,你们要给老爷子陪葬,孝心可嘉,必须是真心陪葬啊!
几个人猛点头:真心,真心!
不能更真心了好么,平时根本不注意这些,现在才知道,唐三彩在古代就是给人填坟的家伙事儿。
于老爷子的遗像前,摆放了两束白菊花,两边是鲜花扎的花圈。
供桌上,摆着一盘苹果,一盘橘子,一盘桃子。
大冬天的,桃子好贵的说。
两边本来是电灯的那种长明灯,被道淼换成了自己带来的羊油蜡烛,点燃之后,于家人本以为会有一股子腥膻气,毕竟羊油做成的蜡烛呢。
谁知道点燃之后,竟然是一股淡淡的清香,有些暖,有些油,但是很舒服,让人全身都有些微微发热。
中间摆着一个很高档的香炉,银灿灿的一看就是纯银打造,造型美观,上面的花纹也非常漂亮,就是很新而已,太新了,看着像是炫耀似的。
香炉里倒是有不少香灰,平时也没少上香。
道淼在上头先是插了三炷粗香,是他自己带来的,然后让于家人挨个上香:一人三柱高香。
轮番来上香之后,独孤浩炎也上了一柱清香:于爷爷,我爷爷很伤心,就不过来了,我代他上一注清香给您。
回礼的是于金岳:谢谢。
应该的。独孤浩炎点了点头。
父亲的面前,是不是该放点祭品?那猪头三牲?于金山寻找存在感:摆出来么?
可别提你那猪头三牲了。于金岳现在不止针对于金华,还有他这个好弟弟:放了盐的祭品,是不能摆上去的你忘了吗?
于静月也开口道:这摆着鲜花素果也太素净了些,不能放点别的吗?
她也想有一点存在感,来弥补她那被骗的遗憾。
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不是被骗,还是跟骗子合伙。
我看厨房里有处理好的整只的小公鸡,老鸭和好几条鱼。独孤浩炎问小天师:能用上吗?
那就用上吧。道淼想了想:请于女士好吧,请于静月女士与于金华女士,去后面的厨房,将肉鸡跟鸭子身上的毛挑一下,然后用开水煮十分钟,鱼用油炸过后摆在盘子里,不要放盐。
俩同父异母的姐妹有些傻眼:这要我们去做?
不是你们还是谁?小天师非常干脆的道:你们是他的女儿,为他下厨很正常,去吧。
姐妹俩面面相觑,她们都是当惯了富家太太的人,尽管于金华号称是全职太太。
但是她并不是跟普通的家庭主妇那样,洗手作羹汤,她家里雇佣了两个保姆,平日里她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于金岳才不管她们怎么想,赶紧打发去厨房收拾祭品要紧。
独孤浩炎继续给小天师打下手。
这回煞的事情,他还真没见过。
所以要学一学。
东西很快就准备好了,只是姐妹俩手上都受了点伤,被火燎到和被开水烫到,果然是一副水火不容的架势。
摆放好了之后,道淼又去厨房,在鸡蛋里挑了三个出来,放在了自己的手边,此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点,虽然众人饥肠辘辘,可没人说要吃饭。
最后还是独孤浩炎心疼小天师,在自己的车里拿了现成的餐包出来,一人分了一份总不能他们俩吃着,让人家看着吧。
吃完之后,也快十一点了。
按照古时候来说,这快要子时了,再不回煞,就错过时间了。
于家人大概是太紧张了,或者是紧张过了头,这会儿吃饱喝足了,却有些犯困。
正在他们困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了一声金铃铛清脆的响动。
道淼系在他们家大门上的红绳,上面坠了八个金铃铛,现在无风自动,响了起来。
第51章 下辈子做啥
大概是这些天,于家人的神经被锻炼了出来,一个个都有些韧性了,或许也是因为这些天,他们遇到的都只是人为的骗局,所以他们现在还挺平静。
哗哗的声音,像是风,又不像是,于家人这会儿看向道淼铺设的香灰上,出现了一排脚印。
只有一个,那脚印上的花纹,竟然是某个老年鞋子的品牌,一双要五千多呢,纯皮的棉鞋,据说就是走在冰面上,都不打滑的那种,内里衬的是小羔羊毛。
独孤老爷子也有那么几双这样的鞋子。
小天师在家里的时候看到过几次,底子下头的防滑做得相当的好。
他还想过给老道士师父也买那么一双,可惜,还没到时间。
不过他跟独孤浩炎嘀咕过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