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做成的粘饭呈雪白色,饭粒中散发出来的热气,恰似雪山山顶上的白云,客人望见这般景色顿时适于大增。
用饭时用手抓,或用勺子盛上饭再醮上湖中的酥油,其味油而不腻,可口难忘。
柯尔克孜族主人常用这种饭来招待亲朋好友,表达对客人的热情。那位大师还吧嗒嘴:当时我们吃的是最地道的沙尔阔勒,是他家的老奶奶亲手做的,那味道,简直是一绝!
说的小天师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好,带他去吃。独孤浩炎就像是有求必应一般,一下子就答应了:听说那边一些果干也不错,买点回来。
小天师忙不迭点头:对对对,你们留个地址给我,我给你们邮寄过去。
他还打算多买点,跟这些道门中人拉一拉关系,贵的礼物送不了,也不可能送,但是一些土特产可以啊。
好啊,好啊!这帮人也巴不得跟小天师多多亲近,光看这处理事情的手段,就知道人家这传承才是完整的,他们的恐怕不太完整,而且小天师张道淼并不藏私。
甚至还拉着他们一起念经,还有聊天的时候,不懂的问题,请教一下,他也会回答,并且很详细。
并不敝帚自珍。
这样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他们这边说说笑笑的吃过了早饭,小夏秘书竟然没有跟送走佛门那些大师一样,将道门的这些大师也一起送走,而是将人都请到了小会议室,将手里头的文件,做成了投影,可以在小会议室的投影仪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首先在荧幕上出现的就是天师道的天师私印。
这个私印小天师也有,他的上面就是用汉篆写着六个字:小天师张道淼。
没有排几代,更没有排名。
但是这一方的天师私印,却是很大,多大呢?
起码有一张A4纸那么大,上面同样用汉篆写了:汉嗣天师张氏第六十三代掌门私印。
是去宝岛的那一代天师私印!同样认出来这个印章的还有张掌门。
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众人纷纷被勾起了好奇心。
小天师皱了皱眉,独孤浩炎倒是镇定自若:没事的,看看是什么文件,让小夏秘书这么珍而重之。
到了小夏秘书这个级别,能让他重视的无一不是重要文件,甚至是红头文件。
大家请看,那什么,首先说一下,我没看明白。小夏秘书难得不好意思:这里头的东西,有些我都看不懂,但是相信张道淼先生应该能看懂。
然后就是第二页,跟幻灯片似的,这第二页是一个书老旧书皮的封面,上面写着:镇妖异闻录。
而且还是第六卷 !
古代人写书都分卷,因为那个时候笔墨纸砚都很珍贵,加上全靠手抄,根本没有印刷的可能,唐代是有雕刻版,后来到了宋代才有铅字印刷术的发明。
可用途不广,就算到了清朝,还有贫寒学子抄书赚钱养家。
再翻页,里头是用古繁体字写着的记载,用的还是汉篆!
秦篆都认不全,汉篆使用的时间,也不比秦篆长多少,因此,上面的文字,小夏秘书看的是头疼,都没看明白多少。
但是小天师看明白了,他直接念了出来:肃宗孝章帝建初元年,大赦天下,有天师道于十月,诛杀一妖物于洛阳,此妖物引京师洛阳及三州大旱,帝下诏免除兖、豫、徐州的田租、刍稿,将仓廪赈济灾民。又以四方轮回妖骨罐封印其妖骨妖魂,封于地宫供桌后,以光阴为剑,磨其戾气。
意思就是能灭了妖身,却灭不了妖魂,碾碎不了妖骨。
这东西毕竟是秉持着天地间的怨愤之气而生,只要天地间的怨愤之气还存在,它就灭不掉。
只能是用时光慢慢的消磨。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等待,估计一二千年才能达到目的。
还真的是还真是让您说对了!张掌门感慨了一下:这还真有记载。
我就说么,天师道的传承里肯定有记载,那明明是天师道的封印手段。小天师道:现在总算是找到了!
独孤浩炎恍然大悟:这是那位谭林鑫先生给找出来的资料啊!
这就是那个彩釉四耳细陶罐的来历吧?小夏秘书终于搞明白了里头那几个字的意思。
是,应该是他回去之后,找了这些资料来给我们看,没白救他一回。小天师总算是心里舒服了一些,虽然姓谭的他们是自讨苦吃,但是他也对天师道的某些传承辛密不完整,而感到伤心。
现在能有人给他们寄来这些珍贵的资料,真的是太难得了。
地宫?这不是我们山下的那个地庙吗?张掌门琢磨了一下:我们山下的地庙早在开宗立派的时候就有了,但是几经修缮,也有毁于战火的时候。
所以,这个细陶罐,是怎么流落出去的?
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谁拿了那都不可能消消停停的啊!
天师道祖廷里的地庙,原来不叫地庙。小天师哭笑不得的道:我们一个道门,庙什么庙?我们都应该叫观才对。
那叫什么?独孤浩炎记得他去过龙虎山的,那里风景的确如画一般,但是的确没有见到庙宇。
那里最初叫镇宫,就是镇压一些东西的地方。小天师道:取镇为名,乃是因为镇字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周语》,《国语周语》: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造字本义为填,压;引申为压制,抑止的意思。最初的镇宫虽然名气很大,但是规模却很小,其实名声在外,但真正的镇宫是在地下,地表建筑普普通通,为的是防止吸引人来一探究竟。
而《镇妖异闻录》,其实就是镇宫的流水账,明细本而已。
第271章 张氏败家子
是的,是的!张掌门在一边一拍大腿:典籍上是有这样的记载,但是所谓的《镇妖异闻录》,我们一直以为是个古代话本,或者是古代像是《搜神记》那种书。
所以没人将其当做典籍。
都以为是某一代喜欢看话本的天师收藏起来的,没人真的细细研究。
谁知道竟然是镇宫的流水账!
张掌门现在觉得,自己这一趟来的太值了。
这件东西是镇宫地下室里放着的,怎么到了外面?独孤浩炎也觉得有意思了。
往下看看再说。小天师示意小夏秘书继续放。
小夏秘书就亲自操刀,给他们放了幻灯片。
里面记载:当年天师道的人消灭了这大妖的妖身却无法毁去尸骨,更无法驱散妖魂,于是只好在皇家的御窑里,烧出来一个四方轮回妖骨罐。
当时为了不引起轰动,没敢这么说,而且取来烧制这四方轮回妖骨罐的土壤,可是取自秦皇汉武的坟头土。
又请当时的大汉天子亲自沾着金墨,写了一个封!
将这大妖的尸骨跟妖魂,一起封在了罐子里。
这位肃宗孝章帝刘炟,是一位书法家,他的草书非常有名,后世流行的章草,据说就是由于刘炟的爱好而形成的一种书体。
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今草的前身。
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由这位大汉天子亲自书写的封字,哪个妖敢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