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乡绅为了巴结民商之法,就纷纷出钱出力,没花半个月,路就修好了一条,马上就通往了江南西区的码头,再经过杨文成特地去江南西区的地方,拜托了同僚们放行贸易。
一下子这条路成为了商人和百姓的贸易之路,凡是卖去瓜果和粮食,都纷纷被抢售而光,瞬间经济这条路开始变得兴旺起来了。
再一个月下来,这条路开始扩展到二条三条路,甚至已经衍生了外出货郎的职业,只要替人送东西,送货,以前在县内只能每个月一百文钱,如今出去的外出货郎,已经每个月达到了五钱银子。
百姓们看到有利益趋势,纷纷投向了这个职业,使得汴州三条商道每天人来人往热热闹闹,这让商人看见后,纷纷买地在附近开了客栈和驿站,茶水铺等等,一下子一条龙服务下来,就缺乏人手了,这时杨文成带着民商之法规定的双方买卖合同下来,彻底解决了人手,又增业了不少人员。
让附近上千人个老百姓家庭纷纷都受益了。
杨文成看着这三个月下来的成果,他止不住的高兴起来。
而钱不凡将账本算的明明白白交给了杨文成,他道:大人,您知道这个月盈利总收入有多少吗?和农商赋税有多少吗?
杨文成道:你报个数,本官好上奏折。
钱不凡喜滋滋道:大人,商道总利润共一万八千两,而赋税上交比去年多了五百两。
往年汴州天天交不上税,我等跑断腿也只能凑够一半,要是遇到好的上司还能补贴点,卖点粮食,可遇到不好的他就直接让我们用各种名义去加税了事。
钱不凡想起刚才收税时,老百姓排着队积极交税的事情,他就道:如今终于不需要从百姓那强征赋税,他们自己就给我们送过来了。
这不,我们走在路上,百姓们都能对我们真心的恭敬的喊几声,美言几句。
杨文成满意地点点头道:陛下的新政之法剔除了尸位素餐之人,如今再协同民商之法,使得百姓受益。
现在,应该没人敢再质疑陛下的新政吧。
钱不凡有些迟疑道:但是大人。
杨文成奇怪道:怎么了?
钱不凡只好叹气道:大沥朝地员辽阔、地大物博,咱们汴州只是小小的一块,陛下的新政之法虽然已经得到了效用,但是还需要假以时日,有像我们的人去努力推崇新法。
否则,陛下的新政之法将受阻滞,好法反而不得其法。
此话无不暗示着,有人在从中作梗,更多人是不明不白的去跟风,所以新政之法试验下来,起码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才完全能被人认同。
杨文成想到此处,他不由哀呼:新帝乃圣明贤能之君,为何有些人就是要特地去抹黑呢?
钱不凡却充满希望道:傲霜斗雪、百折不挠,迟早有一天,陛下的雄才大略,深明大义迟早会潜遁幽岩,沉昏莫雪。
杨文成被他坚信不疑的态度给触动了一下,他想,如今只能选择去相信陛下,追随陛下的脚步为她效力,才是他这位臣子该尽的本分。
他最后道:陛下绝非庸君。
此话一出,外面有一大堆捕快挤在一堆报信,五言六语,说同一句话,他们一个个惊恐失措的样子。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钱不凡顿时道:官务人员,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捕快们带着恐惧的目光道:钱大人,杨大人,是是。
杨文成皱眉道:出什么事情吗?
最后终于有人嘴皮子利索的人,害怕喊道道:江杭大河,泄洪了!!!
直接,直接淹了三座大山,听说,听说那水势马上要到我们汴州了。
我们,我们赶紧往高处逃命吧!!!
话落顿时引起了更大的恐慌,他们汴州几十年来好不容易迎来了改善民生,天大的好事,结果马上天灾祸事也要发生了。
※※※※※※※※※※※※※※※※※※※※
江杭运河来了。。
楚月:朕又要被骂祖宗十八代了。
草:你完成最后一个任务的时机到了。
第213章 送子果药
陛下, 陛下大事不好了!!陛下, 陛下大事不好了!!!!
随着郑公公的一声高呼, 他那老母鸡般的声音传荡了整个浦苍主殿,让人想不听见都难了。
楚月今日休整, 她只想好好躺在龙榻上睡一觉,一边享受妻子给她掏耳朵,修指甲的待遇。
现在听见郑公公的声音, 楚月就忍不住头疼起来了。
前几个月系统刚刚发出天灾人祸的警告, 难不成今天终于发生了?
她早先问过系统,但系统并没有准确预算道灾难发生的时间,所以,根本无法预防。
郑公公几乎是滚着进来了, 他焦急道:江杭大河泄洪了, 江杭大河泄洪了。
不等楚月从床上爬起来,阳清涟已经先她一步站了起来, 走到郑公公身边了。
她将宽绣复杂的宫袍拂袖负在身后, 她神情顿时冷肃起来道:郑公公, 说,怎么回事?
郑公公道:江杭大河昨日泄洪了,听说河水已经经过三座大山,如今水势凶猛、不出一日可能会造成无数百姓, 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而且泄洪的河水会直接通往了江南地区郑州与汴州等等一带的地区。
阳清涟比较冷静, 她没有想郑公公那样人云亦云, 引起恐慌, 只是在思考起来。
同样,楚月穿好了龙袍,她站在阳清涟的身边与她一同思考着。
她道:郑公公拿出江南一带的地图过来。
郑公公赶紧让小和子去取地图,没一会儿地图就呈上来了,由两个小太监支起地图站在她面前。
阳清涟就伸出指尖,指向了其中的山丘还有其余的几座大山。
她道:陛下,泄洪虽然可怕,但水势凶猛程度还有待商榷,否则,按照水流急喘昨日便就出事了。
楚月道:涟儿的意思,水势不大,但确实是朝江南一块过来了?
阳清涟冷静分析道:水淹田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百姓们为了保住性命,定然会往这个随州高地段逃去。
届时,随州可能人满为患,各个缺衣少食,陛下还是好好囤积粮食,派一名可靠之人出行赈灾吧。
楚月点点头就补充道:还需要准备一定的医理知识,预防人群多后产生的疫病。
她现在最怕的是人多了起来,不是没饭吃,而是有朝廷管,还是有些人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或者卫生习惯的不同而传起了感染病。
而古代最缺乏医理知识了。
阳清涟听后,她赞赏道:陛下目前为止,还需要派人看紧水源,并且规定每人多一日多少米,泻物处理与不可饮用生水为主,待河流过去,地下水清澈前,便开始囤积清水。最后用石灰挥洒脏污之处,杜绝蚊蝇聚集。
此话一出。
让楚月无不震惊的看着阳清涟,这些现代才知道的防病知识,没想到阳清涟却掌握的清清楚楚。
她忍不住道:涟儿,你是不是以前处理过很多这样的事情?
阳清涟想起她为官的第一年,便遇到了瘟疫村,那个时候也是像这样,瘟疫村遭遇洪水,损失惨重,当地老百姓节衣缩食就为了度过难关,而没有粮食的人到处翻找,拼命活下去,结果还是有人就误食了病疫肉而中毒了,随即又有人产生高热,呼吸吐沫逢人就喷,之后就开始传播起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那一个月,阳清涟至今历历在目,那些人临死前的绝望,还有尸体被烧的漫飞灰尘、黑雾暗沉布满了半个天空,现场上的压抑、麻木、生死的恐惧、令人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