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人数够了,他便跟着壮汉们出去救人。
救回来一个个百姓。
他身上的衣裳破烂的不成样子,便干脆脱下来扔到一边,打算光着膀子去救人,反正他有修为,比这些百姓更厉害一些,还能帮上更多的忙。
但很快就有老头看到,把自个儿身上的衣裳脱下来,给他穿上,我们这些老头不顶用,如今这里这般安全,没得事,衣裳给你穿
他换上了别人的衣裳,继续去跟着救人。
忙了整整一日。
所有人都得救了,一个个百姓都欣喜若狂,他觉得这样很值得。
原本第二日他打算再去帮忙修宅子,不过百姓们都自己修好了,根本用不上他。
你不是寻常百姓,你是宫里的道兵?刚好田非看到他,便问了句。
他下意识点头。
我昨日就隐约察觉到,几个百姓也说你不像百姓。田非高兴道,他们都想谢谢你,你去吧。
他应该立刻回宫。
但想着昨日一起并肩作战的汉子们,鬼使神差的,他跟着田非去了,见到了整条街上的百姓,见到了许许多多的百姓,还跟着吃了饭,得了新衣裳。
直到今日入宫,他以为自己是最后回来的,没想到所有人都是不约而同的经历了同样的事,同样的最后回来。
所有的人经历都是一模一样。
你们跟朕说清楚,都见了什么人!皇帝赶忙问。
汉子赶忙道。
田非。
贾求孤。
史元守。
司平。
王真儿。
裴钰儿。
他们每个人都见到好几个主心骨,有的不认识,有的能认出来。
早在宫中朝臣出宫的时候,外面的百姓就已经有了主心骨,且自发的救人。
皇帝忽然明白了,难怪燕洵那时候拼命往外跑,史元守等人也跟着往外跑。
也难怪燕洵会写这个折子请功。
他自己不要功劳,但他请来帮忙的人却必须得有功劳,为此他才写了这个折子。
便按燕爱卿折子里的来吧。拟旨皇帝冲着下面摆了摆手,让这些人下去,他并不会怪罪。
皇帝不由得有些丧气,若是当时知道宫外出事的时候,所有朝臣都能像燕洵那样往外面跑,那该有多好可偏偏他们所有人都回来了,回来等指示,最后又慢吞吞的出宫,而即便是这样,最终真正干活真正为民着想的也只有燕洵折子上写的寥寥几个人名而已。
这些嘴上说为百姓着想的文武百官也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偏偏是嘴上没怎么说的反而做了许多事。
张瑞,你说贾求孤如何?皇帝又瞥了眼燕洵写的奏折,忽然看到贾求孤的名字。
奴婢不知。张瑞赶忙道。
朕让你说你就说!皇帝瞥了眼张瑞。
那奴婢就说了。张瑞小声道,旁的奴婢不知道,只不过贾大人应当是贾妃姻亲
朕知道。皇帝道,这个贾求孤,当年还是朕点了他的状元。那一手文章当真是写得好,原本朕想让他去翰林院历练历练,再去做三年地方官,回京城就是尚书,将来必进内阁,最少也是次辅。
当年贾求孤一手的锦绣文章,直接把皇帝蛰伏。
且贾求孤模样俊秀,打马游街时不知道被多少小娘子、小哥儿追着扔手绢儿。
只可惜贾求孤刚入翰林院便得罪许多人,这几年堪堪能上朝,得罪的人便是更多,甚至还得罪过皇帝。
原本皇帝已经放弃他,但没想到的是,贾求孤竟然又不声不响地立下这般功劳。
当初是贾求孤去的妖国荒山吧?皇帝忽然又想起来,贾求孤还主持修地下铁路,领着一群小辈很是立了功。如今还是这么小的官儿不合适。灭妖城通沃土城那条路上不是有个县,把那的县令调回来,让贾求孤去
如今贾求孤忽然变了模样,皇帝倒是又重新想起当年的事了,越想越觉得贾求孤果真还是内阁的料。
圣旨接二连三的出宫,其中一道送往贾府的圣旨最为隆重。
贾府。
传旨太监刚到门口便看到一个扛着锄头的农户溜溜达达出来,心中便有些好奇,进去后又忽然看到更多农户,这就更好奇了。
贾大人,俺们都是听燕大人说来帮忙的,给口吃的就成,不用工钱。孙元宝大咧咧道,宅子修好了,那俺们就走了,还要去下一户人家看看哩
百姓的宅子小,一起修宅子的人也多,故而修的快。
而大户人家的宅子大,人也少,修得自然慢。
当年贾求孤这宅子乃是御赐国公府,比许多大户人家的宅子都要大,且当日除了府上寥寥数位下人,他根本没有回府,也没打算立即修宅子。
只是没想到会有百姓主动上门帮忙,且不要工钱,只要了些许粮食。
多谢各位。贾求孤赶忙道。
不敢当不敢当。孙元宝赶忙摆了摆手,带着人飞快离开。
传旨太监这才看明白,对贾求孤也愈发的恭敬,按照规矩念完圣旨,又私底下冲着贾求孤道:张公公让我给贾大人捎句话,那县令你尽管去,是好事。
多谢。贾求孤赶忙道。
除了贾求孤,司平、史元守都升了官,王真儿等人都得了赏赐,以陆朝阳为首的朝臣也有几位得了封赏,却没升官,甚至还有几位降了官。
传旨太监进入谢家,却有两道圣旨。
谢家所有人都高高兴兴,却听着是谢谦书得了训斥,而谢然书却摇身一变,成了拥兵一万的,货真价实的谢将军!
传旨太监又去了大牢。
沈千银散尽家财只为京城百姓,得赏。传旨太监高声道,赏沈千银住单独的牢房,且狱卒要多多照顾,也请吴大人多多关照。
圣旨写了许多,林林总总算起来,也不过是让吴红松和狱卒多多照顾沈千银而已。
为何不放我出去?沈千银有些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