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了!
第120章 帅到了 你若心软,便由我来做。
官家是来给司南撑腰的。
不, 确切说,官家是被唐玄骗来给司南撑腰的。
这个国家被男人统治太久了,突然出现一个地方只许女子入内, 男人被拦在外面, 势必有人闹事。
就算张衙内不使坏, 今天这一出早晚都会上演。所以,唐玄提前找来官家,帮司南造势。
官家骄傲着呢,怎么肯乖乖被两个臭小子利用?当即就要走。
然而,唐玄那句义父一出口, 他怎么都走不成了。他千盼万盼才盼来这么一句, 怎么都不舍得让唐玄失望。
也不肯轻易让唐玄得逞。
正想着怎么讨些好处,另一个小机灵鬼就迎上来了。
唐玄顺势把官家一带, 就像俩人要进店似的。
司南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郡王大人请留步, 本店只为娘子开放, 郎君不可入内。
唐玄配合道:不是我要进, 是官家。
司南一本正经, 官家亦是男子, 不可。
俩人说话的时候, 并没有避着人, 反而故意提高嗓门,让周围的人听到。
围观百姓议论纷纷
司小东家未免太过大胆, 官家都敢拦!
我倒觉得小东家说得没错, 官家也是男子,自然不能进。
话是这么说,官家都走到门口, 他还真能拦着?就不怕官家降罪,砸了他的店?
众人表面恭敬,实则都在等着看热闹。当然,也有替司南着想的,悄悄地劝他。
赵祯抄着手,绷着脸,在心里骂两个臭小子拿自己当砖,乍一看真像生气了似的。
司南执起手,深深一揖,小子给官家赔罪了,不若让郡王带您去总店,小子让人给您备一桌好的,可好?
赵祯哼道:谁借你的胆子,连我都敢拒之门外?
回官家,是您借小子的胆。司南咧着嘴笑笑,恭敬道,小子知道,您是位仁德的君主,从来都把百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不会因为小小的过错苛责臣民。国有国法,店有店规,若小子今日为您破了例,明日来个王爷、来位大人,小子便不好拦了。官家,您一定会理解小子的苦心,对不对?
对你个头!
赵祯暗暗地骂了一句,面上却露出笑意,仁爱又宽厚,好一个国有国法,店有店规。既如此,我便不进了。
唐玄绷着脸,努力演戏,官家岂是寻常之人?这店规还能拦住您不成?
官家摆摆手,一本正经道:我与诸位郎君同为男子,有何特别之处?不过是姓名之中占了个赵字罢了。
司南做出激动的神色,扬声道:官家仁爱,小子铭感五内!官家不愧为千古仁君第一人,是大宋之福,是百姓之福啊!
这话说得情真义切,极具感染力。人群中有不少外地来的举子,当即被调动起来,操着各地乡音说着赞颂之词。
赵祯笑眯眯地朝着人群点了点头,被唐玄扶着上了马车,朝着玉堂巷去了。
做戏做全套,这顿火锅还得真吃不可了。
百姓们目送官家的马车拐出长街,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司小东家说得没错,官家真是个好官家!
司小东家也真牛逼,连官家都敢拦!
司南扬声道:此地能为娘子们提供休憩之所,得利的并非旁人,而是诸位的母亲、妻子、女儿,不管是为了孝道还是因着礼法,都该遵守。
众人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
就算先前有些不满的,此时也不由点头称是。
一时间,原本没打算吃火锅的妇人们,都忍不住丢下夫君,三五成群地进了店。
郎君们留在门外,一脸无奈。
大伙一合计,得了,咱们也去吃火锅吧,进不了满庭芳,还有总店,还有加盟店。热腾腾的锅子一吃,元宵节算是没白过!
司南在众人面前风光了一回,转身就灰溜溜地去了总店。
向官家赔礼道歉去了。
玉堂巷总店,雅间。
赵祯睨着司南,似笑非笑,胆子越来越大了,连我都敢算计。
司南腆着脸装无辜,误会,真是误会。郡王说官家爱吃贻贝,今日又是元宵灯会,小子在总店这边准备好了海鲜锅,想请官家尝尝鲜。没承想郡王会错了意,把您带到分店去了
赵祯呵呵一笑:接着编。
司南吐吐舌头,一步步挪到唐玄身后,扶着他的肩,只露出半个脑袋,可怜兮兮地瞧着赵祯。
赵祯可耻地被萌到了。
他此生儿女缘稀薄,最疼的就是这般聪明又懂得服软的小孩子。单论模样性情,司南比唐玄更能博得他的喜爱。
不是说准备了海鲜锅嘛,还不端上来!话虽说得凶,眼中的暖意却藏不住。
司南顿时咧开嘴,笑嘻嘻道:这就去,马上来,小子亲自给您配菜,不让旁人碰一下。
赵祯笑骂一句,终究没绷住。
唐玄不如司南爱说,他对赵祯的孺慕之情只体现在行动上。不等随侍的宫人动手,他便不声不响地安排好了一切。
看着眼前的方巾小料、杯盘碗碟,赵祯只觉窝心。他虽没亲生儿子,却得了如同亲子般的唐玄,知足了。
海鲜锅上桌,司南和唐玄一左一右,一个挑鱼刺,一个剥虾壳,那叫一个乖巧孝顺。
赵祯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司南在小炉子上煮了碗豆浆,拿黑陶茶碗盛了,热热地送到他跟前。
赵祯尝了一口,不由感叹:今年寒气重,虽已立春,依旧雨雪不止,若那些孤儿老弱都能喝上这样一碗热豆浆,我便心安了。
臣明日便去准备。唐玄道。
赵祯笑问:你打算怎么做?
唐玄看向司南。
司南默默地从屁股下面抽出一叠纸,递到官家面前。
那是一份计划书,关于组建外卖社的,特别之处在于人员要求,妇人与孩童优先,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时候司南也不忘拍马屁,小子记得,去岁洪灾,官家曾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子也想到一句,授人以渔不如建个鱼塘,同郡王一合计,便想到了这个法子。
赵祯看着他,缓缓地应了声:好。
这一刻,他突然不再纠结司南不肯做官了。虽然他没有担着一官半职,却处处为百姓着想。
而且,为的是那些弱势的百姓。
好心总是有好报的,司南在这里跟官家商量着如何帮助百姓,百姓们同时也在为火锅店造势。
有人把司南在满庭芳门口拦住官家的事写成戏文、编成段子,在瓦子里演绎,酒楼食肆传唱。学士举子们作诗词、写文章,夸司南,赞官家,一时间传为美谈。
官家得了名声,司南有了体面,这件事被录在邸报上,送往各府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