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说道:“陛下,这就好比琴瑟不调,必先解弦而后重新上弦。”
韩绛说道:“为政立事,当有大小先后之序,所谓纲举目张,先从大的急的做起。”
富弼知道赵顼锐于有为,劝道:“人君好恶,不可令人窥测,可窥测则奸人得以傅会其意。”
“陛下当如天之鉴人,善恶皆所自取,然后诛赏随之,则功罪无不得其实矣。”
赵顼叹气:“当今理财最为急务,养兵备边,府库不可不丰,大臣都应该留意节用。”
“汉文身衣弋绨,非徒然也,数十年间,终有成效。以此言之,事不可不勉。”
富弼说道:“陛下临御未久,当先布德泽,干戈一起,所系祸福不细。愿二十年口不言兵,亦不宜重赏边功。”
苏油躬身道:“陛下,汉文之德,不在身衣弋绨,而在使民生各有所安,衣食各有所据。富公所言不言兵者,是指大宋近二十年大体的战略方针,并非完全不战。”
“韩公在陕西便做得很好,修建甘谷城,将大宋的影响继续向青唐延伸,厚培战略态势,以更加利于掌控青唐。”
“这是随着关中实力的增强,所采取的自然措施,所谓水到渠成者也。”
“如果说陕西战略态势,是以渭州为头脑,关中为腹心,青唐作左臂,横山做右臂的话;那大宋便是以汴京为头脑,蜀中杭扬为腹心,陕西做左臂,河北做右臂,形成整体的战略防御态势。”
“然而如今大宋,虽然左臂渐复,但右臂尤其羸弱。羸弱的原因,就在于作为血脉的黄河,累次爆管。”
“陛下,如今已近四月,桃花汛渐起,七月八月的大汛,需要警惕。”
“我认为河务考察,当是至重,河北生民,受不起再一次漂没了啊……”
赵顼沉默良久:“苏油,你主事地方日久,如今到了京中,便不要一味埋头在实务上,还是要学会开阔眼界格局。”
“仁宗皇帝对你恩遇有加,朕也对你寄有厚望,需要你尽快提升自己,明白吗?”
靠,被批评了!苏油赶紧躬身:“谢陛下指点。”
赵顼这才对其余各人言道:“诸公,为治者,何所先?”
韩绛说道:“梳理为先。”
文彦博说道:“节用为先。”
司马光说道:“察人为先。”
富弼说道:“阜安宇内为先。”
苏油看了看大佬们:“呃,臣认为诸公所言皆有道理,那么诸事何不并举,比如韩公负责梳理制度,文公负责节用财富,司马公负责察人忠奸,富公……”
说到这里哑火了,富弼说的阜安宇内,必须是宰执之位。
富弼微微一笑:“臣年迈衰朽,疾病缠身,就连能否替陛下治理好汝州,都已经忧心忡忡,担心力不从心。”
赵顼还想挽留:“富公,不若留使集禧观,备位咨询,若何?”
富弼态度坚决:“韩公去了陕西,欧阳去了陈州,老臣何德何能,能超迈二公?陛下,还请成全老臣,让老臣保留一点名节吧。”
赵顼叹了一口气:“那就还请富公在汝州将养调理,你与韩琦,欧阳修,都是两朝重臣,朝廷今后还要多有仰赖。”
富弼松了口气,躬身道:“谢陛下隆恩。”
苏油在这次召见之后,再没有被打扰工作,安安心心地料理其胄案和将作的事务来。
第五百零五章 择术为先
乙巳,诏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
赵顼重新开启了召问富弼那天的话题,问为治所先。
王安石显然对此深思已久,对道:“择术为先。”
赵顼又问:“唐太宗,何如?”
王安石不满地说道:“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
“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是末世学者不能全盘的了解,因此以为高不可及耳。”
赵顼脸红了:“爱卿你这是在批评我了。那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王安石表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退而奏事,这就是著名的上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文章首先总结皇宋立国的基础,几任皇帝的性格姿质,认为除苛政,止虐刑,废强籓,诛贪残,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出政发令安利元元,是立国百年而天下无事的原因。
但是因为“人君朝夕与处,不过宦官、女子;出而视事,又不过有司之细故。未尝如古大有为之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
也就是说,我朝皇帝理论水平不高,因而治理天下的管理方法,思维体系不够先进,还是原始自然状态,搞不清楚什么是事物的真正本质。
所谓“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名实之间有所不察。”
这就导致了诸多的问题,造成“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而用。”
只注重人才的吸收,却忽略了人才的培养;只注重官员的科名资历,却忽略了他们的实际政绩。
这就导致官员们“交私养望,上下偷惰;转徙之亟,难于考绩;游谈之众,得以乱真。”
这种风气导致庸才充斥官场,能人难以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