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玓挑眉,淡然说道:有什么问题?带走便是。
方田间眉峰微动,像是想要说什么。但是碍于还有其他人在场,他忍了忍又没说出来。等到那几个折冲府的将领离开后,他才对虞玓说道:郎君,这不大不小也算是一桩军功,您怎么就这么直接推了出去?
从前他在京城中也是听说过虞玓这般性子,就是个寡淡漠然的人,对这些功名利禄好似一点都不在意。不然光凭他以前在京城的所作所为,要捞一个官职岂不是易如反掌?哪里还需要等到现在?
他心里琢磨着事,面上大老粗一个那是半点都看不出来。回头掂量着郎君的伤势需要多加休息,到底没有再胡说什么,张罗着让人备点清粥进来。
期间虞玓一直在撸大猫。
等人都退出去后,虞玓才就着一手猫毛面无表情地吃粥,他的胃口并不大,稍稍吃了些就停下来。手中的勺子放下后,这才发觉大山公子团成一个大团子在他的身边躺下了。
那硕大的黑团子把整张床都占满了,尾巴还非常霸道地缠在虞玓的腿上,那模样就是不打算给人走了。他把碗筷给挪开,躺下来将就着温热的被窝,在摇曳的烛光中一边漫不经心地揉着大猫猫一边想着刚才的事情。
假如方田间他们不进来打断的话,那或许虞玓还当真会说出口所谓的真实。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阻抗,就像是一本书走到了最后,主笔者已经放弃了如何去描绘接下来的篇章一般任由着书中人恣意发挥着。
可他的困惑仍是在的。
岭南道地处偏远,向来少被朝堂关注。除了偶尔的獠人作乱,此处向来是安安分分的。刘世昌之所以选择这里的缘由他也能猜到几分,而那些被掳走骗走的百姓是用来做何事,他心中也大致有了猜想。
只不过正是因为百姓流失这件事,才会让虞玓有些困惑。
户籍手实是三年登记一造册没错,可按照南安收集来的情况,起码持续了两三年,而在他上任的前一年正巧是造册,那为何县司州司都没有发觉这一问题?偏僻州县的人口数量一旦流失严重理应更容易被发觉才是,刺史难道不困惑这两年非灾非战怎么就那么多人无故消失了吗?就算是略有怀疑都好可偏生在虞玓点破前却无人发现。
虞玓不信。
世上并无那般多的蠢货,张干也非是无所为的能人。
难不成虞玓就是这般厉害无人能及的人物不成?
他蹭了蹭毛绒绒的毛毛,漆黑的眼底幽深得看不清楚。跳出书中的逻辑,刘世昌的行事恣意又放纵,如此顺利不为人知,难道有他不是笔下人物的缘故?
那位把他当做老乡的刘世昌又是否知道这点呢?
攻打广州的事情并不如刘世昌猜想的那么顺利。
他确实是拥有着热武器,而且也招揽了不少能人志士,其中拥有军事能力的能者更不在话下。只是除开一些不能露面的合作者外,真到了战场上必然还是那些见过血色的人更有能耐。
还需要打磨。
在一场不算输也不算赢的战役中,刘世昌面无表情地坐在大帐内,刚和身旁的幕僚属下都复盘完这一次的问题,把所有人都摒除了后自己一人背着手在营帐内踱步。
无论是这一次的挫败还是之前的受挫,都让刘世昌有一种茫然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那并不是说他无力去解决问题,只是这些诸多的麻烦让他有些厌烦了,就好像是原本平坦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硌脚的沙子,虽然能够轻易地踢开,但是不管怎样都有些不大舒服。
刘世昌重新回望了自己新的一世,好似想要做什么都能做到,如同得到助益一般一步步走到今日。最初无法想象的地步都走到这一步了,连旗帜都展开了,那种微妙的发虚又是怎么回事?
他握紧了拳头。
不要紧。
虽然广州都督确实是个有能耐的,可是他守不住漳州,那么广州他也别想守住!
二月中,朝堂接到军报,金陵有人起兵作乱。
原本接到了岭南道的求救正在为点兵的事情争的朝廷更是纷纷扰扰从不曾停下。
岭南道尚且是在偏远之外,金陵确实四角要害之一,且若是能扼住紧邻据守荆襄上游,那要把这波叛乱迅速压下就麻烦了,故而朝廷中大多数大臣都支持先解决金陵的事情,再议其他。
太子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面容温和,神情坚定地说道:岭南道与金陵先后爆发,诸位当真以为此二者中并无联系?就从此前接到的邸报中足以看到岭南道是他们的老巢,切不可顾此失彼!
难得一见的是,李泰也是站在太子这头说话。
他并不赞成先金陵而后岭南道。
这两位殿下难得旗帜鲜明地站在一处说话,让有些老臣心中也不由得嘀咕起来难道真的是有他们不知道的原因不成?
圣人一锤定音,点名侯君集与李勣负责此事,兵马粮草等皆一一备足,一人领兵南下往岭南道,一人急行去往金陵。若是折冲府等兵力能立刻把金陵的叛乱压下自然是好,若是不能,则当由大军强行碾压,也万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圣人在两位将军出发前还一一私下叮嘱过此事,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李勣与侯君集领命而去。
这一件事上太子殿下与魏王殿下站在一处,被处理完事情的李世民心情大好地讲给了长孙皇后听,立政殿内幽静的气氛柔和异常,长孙枯瘦的手指搭在他的大手上,轻笑着说道:这不是好事吗?青雀总算是乖巧了些。
李世民为他疼爱的儿子说好话,青雀一直都是乖巧的孩子。
长孙皇后摇头,脸上依旧带着笑意,陛下说这话的时候若是不心虚,那便是脸皮太厚了。她轻声嘲笑陛下的偏宠,却又说道:在大是大非的面前,青雀能忍下浮躁,也确实是有些进步了。若他日后也能事事安顺,那就真的大好。
近来长孙皇后的身体一直保持着不好不坏的样子,药是成天的吃,没有起色却也没有继续恶化下去。有些老话题说久了李世民就不爱听,成天都糊弄过去,现在和观音婢聊着孩子的事情,温情脉脉间也有些伤感。
青雀并没有那个心思了。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道。
他知道观音婢惦念着什么。
兄弟阋墙才是皇家的危险,这便是长孙一直不许李泰逾距的缘由。太子是位合格的储君,她也不允许她所出的子嗣有扰乱朝政的可能。
是看似没有了。长孙皇后不轻不重地改正,这段时日或许是自认为时日无多,她说起话来偶尔也强硬了些,若是陛下再有往日之举,那有过多的妄念也是可想而知的。
李世民这位明君在这件事上永远是下风,讪笑着把话题给扯到李承乾身上去了,最近我召御医多次给高明把脉,他的身体比以前可是强健了许多。说到这里,李世民还是有些感慨。
长孙皇后打趣着说道:莫不是陛下还记着那件事呢?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笑着说道:难不成观音婢不会记挂着?他那宫里摆着几位妃子,高明却是因为之前的事情不肯近身。若不是我让人盯着看过了,不然我还要以为这小子是不是有了别样的趣好。
他说话虽是漫不经心,不过长孙皇后知道他是真的上心了。
毕竟太子殿下今年已经二十好几了,膝下却还是没有子嗣。这无疑是让他这个做阿耶的有些担忧,这要是总归是麻烦了些。
这又如何?长孙皇后平静地说道,高明是个清醒的性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心里清楚得很。若是有朝一日他分明清楚不能为却为之,那也是他想得清楚的时候。若是有这个时候,让他去做又如何?
她轻叹了一声,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倒也是一桩幸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