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下的人犯了命案,说一句“私人恩怨”就算解释了?天下哪有如此不负责任的脱罪借口。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们坐不住了。
这桩命案与朝堂阵营站队无关,御史里终究还是有许多性格刚正的臣子,他们只对事,不对人。
于是无数参劾永王的奏疏飞入太极宫,找不到真凶没关系,找真凶身后的主人也一样,手下犯了事,主人难道没责任?
数天之内,永王被御史们参得灰头土脸,最后干脆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任由朝堂民间对他大骂不休,他也只当没听到。
第三天夜晚,永王终于熬不住了,派出一位幕宾深夜出府,来到顾青的王府前,求见顾郡王。
幕宾不是空手来的,他还拿着一叠厚厚的地契文书。
永王终究不傻,命案闹到今日,他已渐渐咂摸出味道了,所谓命案只是幌子,这桩案子背后分明有顾青和安西军的影子若隐若现。
而顾青为何无端端地针对他?当然是为了土地。
上次献俘之后,永王自认很识趣地归还了名下一半的土地,对永王来说,这手笔已经很大方了。可是顾青显然不这么认为,只归还一半的土地还远远不够,吃进嘴里的必须全吐出来。
于是永王莫名其妙被牵扯进一桩命案里,仔细想想前因后果,永王怎么可能还不明白?
派出幕宾深夜登门,毕恭毕敬送上地契文书,永王名下所有土地,除了天子赏赐的食邑之外,其余的土地全部奉还。
幕宾进了顾郡王的王府,却没见到顾青本人,一位瘫坐在椅子上的年轻人接见了他。
当幕宾恭敬地捧上永王府名下的地契文书时,却被那位年轻人面带微笑地拒绝了。
顾郡王是何等人物,岂会觊觎你那点土地?你以为他是为了谋永王的家产么?太小看人了。
年轻人微笑却坚定地拒绝,不管幕宾如何苦苦哀求,年轻人仍旧不收,然后下令王府下人将幕宾请出了王府大门。
幕宾百思不得其解地离开了,直到走出王府大门他也没想明白,顾郡王他到底要什么?
顾郡王到底要什么?
他要的当然不仅仅是土地,而是改变大唐的土地制度。
永王,只是一块垫脚石而已。
朝野间的言论和传闻仍在缓慢发酵,数日后的一天夜里,王府来了一位神秘的中年人,他从王府后门进来,冯羽早早地等在后门,中年人交给他一叠文书后,一句话都没说,转身便离开。
冯羽也马上将顾青请了出来,二人凑在昏暗的蜡烛下,静静地翻阅着文书上的每一页,每一行,字字啼血。
第二天,天还没亮,太极宫前已停了无数车马。
宫门未开,朝臣们等在宫门外,迎着初春的寒风,有些人冻得忍不住原地跺脚搓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议论不休。
承天门的广场上,忽闻一声锣响,一队亲卫披甲执戟行来,亲卫后方是一乘紫色蓬顶的马车,马车显得很低调,只有双马并辕。
马车停下,亲卫掀开车帘,朝臣们终于看清了从马车上下来的人,赫然竟是蜀州郡王顾青。
朝臣们惊愕地睁大了眼。
今日只是普通的朝会,没想到顾郡王竟然亲自参加朝会,这可真是稀罕了。
而聪慧的朝臣们则心中一紧,他们察觉到事非寻常,今日朝会恐怕会出大事。
很少参加朝会的顾郡王突然出现在宫门外,今日的朝会有热闹看了。
顾青下了马车后,面带微笑非常平和地与诸朝臣互相行礼招呼,明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但他的表现和做派却看不出丝毫倨傲之气,反而比品级低的朝臣更随和亲切。
在众臣一阵谦让之后,顾青勉为其难地被簇拥着走到了朝班的前列,与老将郭子仪并肩,就连那些皇子们也纷纷让出了位置,将顾青请到了朝班的最前列。
顾青与郭子仪相视一笑,还未招呼寒暄,沉重的宫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宦官从宫门内走出来,第一眼便看到朝班前列的顾青,宦官不由一呆,随即很快恢复如常,尖着嗓子大声道:“时辰已至,百官入太极殿朝参——”
第六百五十六章 金殿争锋
入宫朝参,百官寂然。
上千名朝臣沉默地走进宫门,朝班旁边有监察御史端着纸笔,严肃地盯着面前走过的官员。
队伍里的官员发出任何声音,或是着装仪态不对,或是做出有违朝仪的举止,都会被监察御史记录在纸上,上报御史台,回头不大不小会有一点惩罚,比如罚俸扣俸之类的,严重的会被当廷参劾,免官降职。
顾青身穿朝服走在队伍前列,神情肃然且凝重。
百官入太极殿,按文武品阶各自站好,等候大约一炷香时辰,宦官入殿扬声高喝天子视朝,百官见礼。
李亨穿着龙袍,头戴毓冕,十二根珠玉长毓从冕板垂下,遮住李亨的表情,不见天子喜怒,令群臣望而生畏。
在宦官的呼喝声中,百官朝李亨行臣礼,李亨淡淡挥手,然后目光一瞥便看到朝班前列的顾青,李亨的眼睛忽然眯了起来,原本懒洋洋的神情也随之一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没想到顾卿今日亦来朝参,殊为难得呀,哈哈。”李亨主动用玩笑的口吻缓和气氛。
无论好不好笑,群臣都扯了扯嘴角,表示捧场过了。
顾青也笑了笑,道:“臣素来惫懒,怠惰成性,让陛下贱笑了。”
李亨果然很捧场地贱笑了一下,眼神朝旁边的宦官一瞥,宦官会意,上前高喝百官奏事。
宦官说完后退了两步,然而殿内群臣却无一人开口说话。
每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朝班前列的顾青身上。
大家都清楚,顾青难得上朝一次,今日破天荒参加朝会,必然有大事要奏,于是百官很识趣地让顾青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