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英又想了想還有什麼沒說的,頓了半分鐘才著重對夫妻倆說:「哦對,還有一個,差點忘了,我知道你們倆平時喜歡給孩子們買零食吃,這以後軍屬來了,大家同住一個屋檐下,能多買一份就多買一份,千萬別讓孩子偷偷藏起來吃,這小孩的嘴不能信,萬一說漏嘴了,顯得我們小氣。」
徐友月眼睛閃了閃,似是心事被戳中,忙答應下來,害怕公婆和小姑子認為他們吃獨食,慌張解釋道:「媽,我們也不是故意不拿出來的,主要就是本來就沒買多少,兩個孩子吃不了幾口就沒了。」
馬蘭英就知道說了兒媳會是這個反應,所以她本來不想提的,她笑容無奈:「這我知道,我今年都五十多歲了,還能饞孩子那一口吃的?主要就是跟你們說一下,軍屬在咱家住的期間,注意一下這方面的影響,一次兩次沒事,但畢竟住兩三個月呢,被發現次數多了,人家肯定會多想。」
姚志能面色羞愧,「是,確實不應該,我們以後會注意的。」
甭管馬蘭英有沒有這個意思,但這話說出來,在兒媳心裡肯定留下了饞嘴的印象,她也覺得不好意思,馬蘭英擺了擺手,「行,都拿筷子吃飯吧。」
姚海芸拿了根玉米啃了起來,這個時候摘下來的玉米很嫩,一口咬下去滿是清甜的汁水。
姚志能和徐友月夫妻倆也心思各異拿起了筷子開始吃菜。
當晚,姚海芸就搬到了隔壁,把房間騰了出來。
馬蘭英第二天把她的房間重新打掃乾淨,添置茶杯和熱水瓶,又放了兩個洗臉盆。
早晨的風中漸漸有了涼意,九月一到,萬眾期待的對蝦汛期終於來臨了,一艘艘漁船從碼頭上開了出去,準備迎接新的一年大海的饋贈。
生產隊的船不會在海上跑太遠,實際上他們也不需要開出太遠,大海會給這些辛勞的漁民最豐盛的回報,只需要一個上午就能捕到一船艙的對蝦,當天就能直接拉去賣掉,不過在碼頭要排隊等卸貨,加上來回的時間,一般要耗到夜裡才能回來。
漁船不回來,他們也沒法下班,姚海芸從對蝦開捕以後只能跟著加班,忙得腳不沾地,每天早上在家吃完飯就走,晚上八九點才回來,到家飯都涼了,馬蘭英心疼她,索性給女兒開小灶,另外做一鍋飯,等她回來吃熱乎的。
到了九月中旬,中秋節也過去好幾天了,馬蘭英正尋思軍屬怎麼還沒來,姚昌盛有天晚上回來,忽然說軍屬明天就到島上,現在已經在市裡的招待所,明天直接坐第一班來南營島的船,這次來的是要塞區岸炮軍事訓練處的處長葉尚偉的家屬。
一聽是處長,馬蘭英嚇得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大罵他一頓,第二天起了個大早趕緊把家裡又仔細打掃了一遍。
姚海芸白天去上班了,不知道家裡發生了什麼。
距離上次軍屬來家裡住已經過去了七八年,上次是一個副科長,這次直接來了一個處長家屬,馬蘭英一個平時見公社領導都不太敢說話的人,這下更緊張了,生怕招待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