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營島冬藏菜品種少,主要是白菜,蘿蔔和大蔥,姚海芸今年另外加購了土豆,到時候可以跟蘿蔔一起放進地窖。
運完這一批菜,接下來一整個冬天進島送菜的船就很少了,零星會送一點不耐放的蔬菜,例如菠菜,韭菜這種,大批量的蔬菜供給基本沒了。
島民也知道這個道理,對於這個時候的冬藏菜都很積極去屯菜,姚國旭的廣播一播,第二天東溝大隊的會計就來了供銷社,跟他們說今年自己大隊需要多少斤蔬菜。
姚海芸統計完趕緊安排訂購,大約等了兩周,送菜船終於到了。
得到消息的姚海芸提前等在了碼頭,等送菜船一上島,趕緊安排人把蔬菜卸了下來,白菜、蘿蔔、大蔥、土豆分開放,讓各個生產隊憑單子領菜,每個生產隊都需要上千斤。
生產隊的人早就等候多時,那邊白菜剛從船上卸下來,根本不給摞高的機會,已經被生產隊一車又一車拉走了。
等姚海芸忙完天已經黑了,還剩一部分蔬菜拉回了供銷社。
姚家今年也買了上百斤的蔬菜,在牆角摞成了一座小山。
吃完飯,姚昌盛扛起了鏟子,在院子里挖菜窖,冬天的蔬菜又貴又少,大家都不捨得把菜窖安排在外面,不然分分鐘被別人撅走,你還抓不到賊是誰,大家都防備著呢。
菜窖跟地窖不同,菜窖很淺,地窖要更深更大,挖在地下,像一個小房間,能儲存更多東西,島上家家戶戶都有。
姚家的地窖就在院子里最大一塊空地上,姚志能掀開蓋在上面的木板,放下梯子,拿著手電筒緩緩走下去。
馬蘭英站在上面,「怎麼樣?」
地窖有兩米長一米寬,姚志能打開手電筒往裡走了走,把一些已經壞掉的紅薯撿出來,整理完又來到入口,揚起頭對上面喊:「直接給我吧,我來放。」
馬蘭英裝好一大袋蘿蔔,跟徐友月一起拎了起來,小心往地窖送,姚志能就在地窖裡面接著,倒出來以後一個個擺放好。
姚昌盛這邊菜窖也挖好了,姚海芸蹲在地上把白菜一個個碼進去,一共放了兩行白菜,放好以後她拿出家裡祖傳的草帘子蓋上,姚昌盛再用鏟子把剛剛挖出來的土蓋到草帘子上。
這樣免得白菜葉在冬天被凍壞。
進入十一月以後,島上的夜晚溫度驟降,手伸出來沒一會兒就凍得通紅,寒風凜冽,颳得人臉疼,姚海芸搓了搓手取暖,「哎喲,總算放完了。」
鄭玉花給她遞了一杯熱茶,「喝點,暖暖身子。」
她是第一次見這麼大陣仗的儲備蔬菜,不禁好奇,笑著問姚海芸:「每年都需要儲備這麼多菜嗎?」
鄭玉花是南方人,她老家冬天雖然蔬菜品種會少一點,但一般不會買不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