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會以後,家家戶戶開始投入到挖防空洞的工作中來,男女老少齊上陣,不管白天黑夜,悶頭挖個不停,這些漁民都經歷過戰爭年代,一聽是要備戰,活也不幹了,全家都去挖防空洞,關鍵時候,這可是保命的地方。
姚海芸知道未來,但不能透漏,家裡的防空洞她也沒有餘力幫忙,供銷社也有挖防空洞的任務,她作為主任要身先士卒。
到了夏天最熱的時候,耗時三個多月,島上的防空洞基本都挖好了,經濟水平有高有低,每家每戶的防空洞也有差異,條件好的還弄了火炕和排水。
人坐在防空洞裡面,比吹風扇還要涼快,挖好後,大家時不時就會進去坐坐,也會逛逛鄰居家的防空洞,互相誇獎幾句。
這一年的對蝦汛期,姚家華等人第一次加入到生產隊的捕撈隊伍中,自打她加入生產隊捕魚後,受她影響,島上陸陸續續有女孩選擇上船捕魚,女子捕魚小隊也從一開始的三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十六個人,數量還在持續增加。
上船捕魚並不容易,暈船這關就極難克服,姚海芸有次還去看她們學習駕駛船隻,看到女孩們認真聽老漁民講解海圖和風向水流,心裡很是為她們自豪。
考慮到他們現在還年輕,不急著要孩子,結婚頭兩年,夫妻倆刻意避孕,想好好享受新婚生活,到70年末才開始備孕,次年秋天生下一個女兒,起名董舒意。
周麗雁想過來照顧她,姚海芸以來回不方便拒絕了,她鮮少跟婆婆相處,突然住進來生活上難免會有摩擦,還是更傾向於讓董曄書和馬蘭英來照顧。
周麗雁索性直接打了錢過來。
姚海芸有56天的產假,不過供銷社不能沒主任,每隔幾天梁麗潔會過來一趟把一些必須要她完成的工作帶來,這天午後,哄著孩子睡下後,姚海芸開始處理工作。
鄭玉華過來看她,進屋看小奶娃睡著了,聲音放小了些,笑著跟她說:「你家這閨女越看越好看啊,瞧這小臉,這眼睛。」
姚海芸轉頭看了一眼床上酣睡的女兒,眼裡流露出慈愛。
鄭玉花在她身旁坐下來,溫聲說起大院的近況,「咱們大院新來了一個中醫,是秦水龍的未婚妻,找他結婚來了,醫術還不錯,我上個月腿疼找她抓了點藥,現在好多了。」
姚海芸這段時間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忽聽到這個名字,頓時清醒了不少,終於想起了原書的劇情,唐突問道:「她怎麼樣?」
鄭玉花覺得她這個問題有些奇怪,但她又說不上來哪裡奇怪,回道:「女孩挺可憐的,聽說父母在她小時候就去世了,是爺爺把她養大的,爺爺去年還去世了,這才來投奔未婚夫。」
一切都跟書里的劇情對上了,姚海芸若有所思。
鄭玉花想當然聯想到她生完孩子身體抱恙,「你也想找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