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太有話和兒子說,叫老三代筆,也寫了一張,說些親戚間借錢借糧的瑣事,又說秦墨生舅舅家那邊蓋房子,家裡寬裕了,給多少禮金合適,都叫秦墨生拿主意。
秦墨生收到回信,厚厚的一張,七八頁信紙,只有一頁是姜美心寫的。
那張紙他反覆看了兩遍,想找出點不一樣的情緒來,失敗後,提筆回信:
美心同志,見信安,來信已收到……
正寫著呢,裴大海湊過腦袋,瞟了一眼,酸不溜的打趣,「秦營長,你愛人想跟你說的話好像不多,你這是著急了吧?」
秦墨生:「我愛人比較矜持,她一般晚上睡覺前,話多,白天忙工作,哪有時間寫信。」
…
十月底電飯鍋和取暖器下生產線,這兩個小家電單品做了廣告。
電飯鍋的廣告突出方便快捷,蒸出來的米飯和柴火一樣香,而且不用看火、不會糊鍋底,取暖器的廣告突出給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一個溫暖的冬季,主打溫情。
取暖器先去北方的城市投放廣告,電飯鍋面向全國的城市,姜美心想去首都的電視台做廣告。
省台倒是好聯繫,取暖去廣告在北方的省台投放了。
首都電視台,韓夕晴陪姜美心一塊兒去談,好歹把廣告拿下來,但也付出了高昂的廣告費。
廠里職工和廠領導的意見基本三種,一種對姜美心盲目信任,支持她任何決定,一種覺得去首都做廣告太貴了,冰箱賣不動,難道電飯鍋就賣得動了?誰家會買這種東西去煮米飯,又不是必須的。
另外三分之一保持沉默,想看看結果再說。
不管意見如何,廣告投放了,沒有回頭路。
姜美心帶著業務員加班加點,在全國跑業務,為了提高效率,推銷電飯鍋的同時,一起推銷食品廠的產品。
幾十個業務員在外面辛苦一個多月,加上有首都電視台的廣告加持,電飯鍋出乎意料熱賣起來。
各地百貨大樓、供銷社,電飯鍋的訂單雪片一樣飄到電器廠,生產線加班加點,廠里人高興的像過年。
電器廠的虞廠長沒想到,一個電飯鍋能賣得這樣好,姜美心選品類,這次又選對了。
他打趣道:「你們這些女人呀,買起這麼貴的電飯鍋挺捨得。」
姜美心反問道:「虞廠長,您不做家務吧,您要是做上幾天家務,也會買,上班那麼幸苦了,能有個自動煮飯的電飯鍋,多方便。」
虞廠長一想也是,他們廠生產的電飯鍋質量好,一個能用十來年,算到每天其實花不了幾個錢。
他買了一個回家給媳婦,一開始被罵亂花錢,用了幾天,虞廠長開心,說被媳婦誇了。
「我媳婦說電飯鍋好用,說我知道疼媳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