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重壓,自然也帶到了訓練場中。每天訓練,無論是練單球還是練對抗,大家完全不興奮,打得中規中矩。就連徐家奕自己,在組織進攻的時候都感覺思路很匱乏,再也沒有之前打球的時候,能傳出「天外來球」的那種靈感了。
因為傳球線路的靈活多變,又不失精準,球迷們都叫他「徐式手術刀」。可現在,連徐家奕自己都覺得,最近打的球,別說手術刀了,簡直像一口大鍘刀。
他不斷給自己加碼,一日三練,訓練時長超過八個小時。可狀態沒有提升,卻加重了疲憊,整個人如同困獸之鬥,徒勞無功。
隨著比賽的臨近,這份重壓,自然就成為了一種焦慮。
徐家奕也在積極尋求脫困的辦法。隊裡他最敬重的就是孫凱。這是指引他進入球場的偶像,也是他在國家隊的隊長和大哥。孫凱今年三十二歲了,粗眉吊眼,看著很兇,但實際上對徐家奕這些弟弟們很照顧。他是隊裡的大前鋒,比徐家奕整整大了一圈,即便有著先天的身體優勢,也依舊每天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保持強壯的體魄。
但這應該是他最後一屆奧運會了,如果不是梯隊建設需要他這樣一塊鎮山石,孫凱現在,應該已經退役了。
畢竟對於籃球這種高強度、有身體碰撞的運動來說,運動員退役的原因,從來不會是因為不想打球了,而是傷病。
球場上打了二十多年,看似銅牆鐵臂一樣的身板,實際千瘡百孔。大傷小傷不計其數,釘子、鋼版更是家常便飯。
但孫凱為了球隊,依舊選擇再堅持一屆,這讓徐家奕打心眼裡敬佩。
他找到孫凱,希望能和孫凱聊聊。幫自己走出目前的困惑,孫凱卻說有事和他商量。
徐家奕以為是技戰術的問題,在場邊板凳上坐下,還特意找來了筆和紙,方便排兵布陣。
誰知孫凱一開口,就跑偏了。
「叫上大家,咱們一起出去吃個飯。」
「啊?」徐家奕沒反應過來。
「周日下午的半天休息,我讓朋友在外面安排個地方,私密一點的,大家一起吃個飯。」
徐家奕一下子懂了。
球隊和隊友們身上的桎梏,孫凱也意識到了。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調劑、釋放一下。
可這……不現實啊。
徐家奕皺著眉頭,「可是大哥,咱們現在,是不能有閃失的。萬一誤食,興奮劑過不了怎麼辦,或者有一丁點的交通事故怎麼辦?出了封訓基地,不可控的條件就太多了……」
「那些我來解決,現在就問你,如果球隊出去吃飯聚餐,就只是咱們隊員,沒有教練,沒有領隊,你想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