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可以指定任一科目,便可兑换出拥有符合时代背景的该科目的系统知识。
这个道具可以说是便宜又好用了,几乎完美解决了改制后各科教学的问题。别小看这个问题,弄不好的话朝廷可是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解决的。
比如新增的地理学科,目前全大魏根本就没有可以系统教授地理的老师,虽然有很多云游天下,见识广阔的学者,但这些人的知识很少有系统地汇编成书籍的。多散见于零星的游记、区域地理图纸。
因此如果朝廷想要系统教授这个学科的话,就得先着急通晓地理的有识之士,还要从全国各地收集地图资料,最后汇编出标准化的教科书来,这个过程可谓费时费力,如今一本2500积分兑换的教科书就能解决,简直不要太轻松!
上一次余兴怀向严浩汇报的时候,二人就已经敲定了科举改制后考试的科目,总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选拔朝廷行政人才的考试,其考试的科目为:哲学(逻辑学)、策论、历史、地理、文学、算术。原本科举考试中关于经学、伦理之类的内容统统删除,但是有关于政治见解的策论内容仍然保留,只是考试内容更加倾向实务和具体化。
考历史和地理,是因为为官者需要有广博的见识,才能在处理事务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类应对复杂情况;考文学是因为为官者当有一定的谈吐和修养,以及公文写作能力;考算术则是因为某些官员难免要在处理政务时遇到财务问题,若是根本不通算术的话,又怎么能解决好问题呢?
至于考较哲学或者说逻辑学,也是严浩从现代公务员选拔的行政能力测试中得到的启发。任何行业的优秀人才都需要有敏捷的思维,严密的逻辑,深刻的思考,而这些都是哲学能够带给人的。
另外,严浩还准备在最后一轮选拔进士的考试中增加面试环节,由皇帝和国子监的考官组成会考团,现场考较学子,以便淘汰那些笔上功夫出色,但是口才、待人接物都不算优秀的考生。
经过这样一改,选拔官吏的科举考试就从原来的片面选拔文采好、修养高的学士变为选拔适合国家行政管理的优秀人才。但科举制度的待遇并没有变化,仍然经过童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四级考试,通过考试者即可为官,科举制度依然在人才选拔里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另外一类是为国家选拔科技、文化、艺术类人才的考试。
科技类考试考算术、炼金和机械,文化类考试则考文学、历史和地理。这类考试不像行政类选拔考试那样严格,只需要通过几轮笔试就可以确定最后的名次。
选拔出的人才国家依然也是包分配的,只是没有分配给行政官职,而是成立专门的学术机构,这些人才可以进入这些机构成为学者。名次高的人进入国家级的学术机构,而名次较低者则只能进入地方级或者被淘汰。
学者在自己的领域内深入研究学术,国家对学者进行供养。优秀的学者也会被授予官衔,但只是荣誉和待遇的体现,而不涉及具体行政权力。严浩把这类机构定名为“大学”,原来的太学则废除改为大学。
此外,鸿都门学得以保留,但由于艺术门类的特殊性,鸿都门学可以自己拟定自己的考试科目和招生计划。当然,这个过程会受到国子监等朝廷部门的监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