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熙帝緩緩地道:「它們,在吞噬什麼,以求壯大……應該是帝王氣運,或者是國家氣運。」
雖然妖眚會傷人,但要傷人,多少法子用不得,為何非要用這種麻煩法子?
妖眚一鬧,最損的就是帝王聲譽。
《左傳》說:「妖由人興也。人無釁焉,妖不自作。人棄常,則妖興,故有妖。」
《禮記》也說,「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這不都是在指著鼻子罵皇帝是昏君?
所以,背後之人,為的應該就是這個。
試圖破壞珠珠的封誥,毀掉珠珠這個祥瑞,恰恰證明了,這個祥瑞對帝王對大盛,是有極大幫助的。
~❤~
眚屬於千古謎題,古代非常少見的能記載到正史上的妖怪了。眚的記載很多都是明朝自己的。反正給人的感覺就是之前的眚只是嚇嚇人,到了明朝之後總是出來傷人……嚶嚶嚶,嚇人,想要一個四鍋鍋當抱枕o((⊙﹏⊙))o.
第488章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帝王兄弟倆商議了一番,然後暗搓搓做了一番安排。
第二天一大早,距離早朝還有半個多時辰,閣臣、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謝大將軍和兩個武官,便被帶到了奉天殿,藏在了御座屏風後頭。
只有端王爺拽著解吉安,毫無形象地藏在了御案下,兩人一人一邊,從桌布縫裡往外看著。
不一會兒,打掃的人就到了。
但這會兒天還沒亮,殿中不點燈的地方都是黑乎乎的,不走過來看不到屏風後頭還有人,一打掃到這邊,就被大太監擋住了。
負責灑掃的只是毫無地位的小太監,當然也不敢問什麼……自然就順從地離開了。
端王爺屏聲息氣地等,一有人掃到桌前這個區域,就眼都不眨地盯著,眼看快要打掃完了,一個小太監經過的時候,果然,自他袖中滴下了一滴水。
以端王爺的觀察和判斷,他完全沒有左顧右盼又或者其它的動作,絕非有意為之。
這就證明他之前的猜測是對的,這個人並非內應,而是,可以是隨便什麼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