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嘆了口氣,「這事先放一放!說梁國公吧!」
「之前的朝議,因為陛下堅持要從輕處置梁國公,但群臣卻堅持連從犯的博陵侯都被削了爵位,貶作平民,梁國公乃是主犯,下場卻比從犯還要輕得多,如何服眾?」馨纖沉吟道,「是以一直僵持不下!但現在陛下轉了念頭,想來這件事情也馬上要有轉機了。」
因為不但端化帝在需要用到衛皇后跟衛家的情況下,不會再堅持保下樑國公,衛皇后也可以讓自己的娘家,正式發起對梁國公的攻擊——要知道之前的朝議,衛溪、衛丕等皇后的血脈親人,可是因為皇后被軟禁,刻意低調,一直閉口不言的!
現在衛皇后解禁,恢復如前,皇后的娘家人自然也不需要再有什麼忌憚,可以開始對梁國公落井下石了。
如此梁國公的下場可想而知!
不過短短三日,朝會上就達成了統一的意見:將梁國公合家貶為庶民,發往帝陵,為顯嘉帝守墓,此外一切產業充公!
而本來已經被削了爵位的袁雪沛,也被追加了一條罰沒大半家產的懲罰。
這個結果出來後,最悲痛欲絕的還不是梁國公,噢不,現在該稱庶人陸鶴浩夫婦,而是司空家——真陽大長公主為此甚至直接病倒在榻,讓整個司空家都亂作一團!
「真陽大長公主殿下雖然已經頗有些年紀了,但之前都還能進宮為庶人陸鶴浩推波助瀾,可見是老當益壯!」馨纖聞訊之後,冷笑,「怎麼現在說病就病了呢?這可真不是普通的巧合啊!」
「不過是避風頭罷了!」衛皇后對這位姑祖母的小心計並不當回事,平靜的吩咐,「陸鶴浩雖然已經貶為庶人,又發往帝陵,然而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務必盯緊了他們!」
當初就是因為疏忽大意,小覷了這個小叔子,當斷不斷,沒有及時幹掉他,反被他咬了一口,導致了這些日子的狼狽。
同樣的錯誤,衛皇后可不想犯第二次!
馨纖頷首領命,又試探著問:「橫豎只是一家子庶人,又打發去帝陵那邊了,要不要索性……」她做了個凌厲的手勢。
「還是先不要了!」衛皇后儘管很想弄死陸鶴浩,不過沉思片刻,仍然搖頭,「這種事情一旦發生,任誰都會猜到咱們頭上!陛下現在正用著咱們自不會計較,但心裡肯定不高興——本宮就怕他一個不高興,便沉不住氣!到時候哪怕有顧相幫忙勸著,他也不管不顧的發作起來,本宮即使能過關,也少不得一陣灰頭土臉!」
除了不信任皇帝這個隊友外,皇后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忌憚蘇家,「算算日子,肅襄二王應該都已經接到聖旨,倘若他們不打算公然抗旨的話,接下來必然是返回帝都了!如今蘇家只怕卯足了勁兒作殊死一搏,這眼節骨上,所有一切阻擋他們的人與事,譬如現在幫著陛下穩固帝位的本宮,都將面臨他們無孔不入的攻訐,便讓陸鶴浩先苟活數日,待解決了蘇家這個麻煩之後,再同他算帳不遲!」
皇后一語成讖!
五日後,西南快馬星夜飛馳抵達帝都,急報朝廷:「襄王遇刺!」
襄王遇刺的事情非常突兀,因為這回雖然是召肅襄二王回帝都,但實際上,不說所有人,至少大部分人,精力其實都放在了肅王那邊。
畢竟即使在顯嘉朝奪儲那會,襄王的勢力,也是公認不如肅王的。
而今年年中左右的時候,連他最大的支持者,代國大長公主夫婦都死在瓊州了,即使還有些殘存的部屬,在朝中看來也是成不了什麼氣候,可以說是不足為懼。
如果說端化帝不肯放過肅王的緣故,是因為肅王活著,必然會對皇帝造成威脅的話;那麼端化帝不肯放過襄王,其實是出自對代國大長公主憎恨的遷怒了。
但即使對襄王充滿了遷怒,端化帝也知道,襄王現在其實沒什麼能力反抗自己。
所以接到這個弟弟遇刺的結果後,皇帝怒極反笑:「遇刺?刺客是誰?有多少人?襄王傷勢如何?是不是剛好傷得沒法動身回帝都,卻偏偏死不掉?!」
端化帝都不知道怎麼說襄王好了,以為自己是有青州蘇支持的肅王嗎?躲在藩地不來帝都,皇帝就拿他沒辦法了?!
「襄王自是不足為慮。」趕過來詢問經過的衛皇后,略聽幾句之後,提醒道,「現在得防著肅王也玩這一手才是!畢竟聖旨是下給這二王的,襄王可以在接了旨後才動身就遇刺,肅王為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