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針對許多新出現的領域與熱點問題, 不斷增添新的管理法案, 修訂新的條例,以維持社會的基本秩序,不讓社會因野蠻生長的科技而脫離軌道, 陷入混亂。
然而, 根據博覽群書的葉子甜甜所了解, 並沒有一部法案, 適用對象為「覺醒後的人工智慧」。
先前因為虛擬實境技術的快速進步, 社會曾掀起過一場恐慌性的大討論, 探討人工智慧技術是否會取代人類, 智械危機會不會終有一日,從科幻降臨現實?
答案很快傾向一邊倒。
人工智慧只是人類編寫而成的數據集合體, 並不具備生命, 無論是在法律層面, 還是在現實層面,都不具備「人權」。
——這才是公認的看法。
因為至今為止, 無論各大科技公司、實驗室、投機者、野心家如何打造「AI覺醒」概念,吹捧自家旗下製造出的「AI」多麼像真人, 能夠通過圖靈測驗,是新時代人類最好的助手……
無一例外, 它們距離真正的人類始終有差距。
算法工程師立足於龐大訓練數據編寫出的算法集合,與真正的智慧生命之間,僅僅只差兩級台階。
第一級台階,叫做創造。
人工智慧的所有回答,都來源自對訓練材料的組合、重複、摘選。
它的「思考」是一種「非自發性的交互」。只有人類提出需求以後,人工智慧才會從資料庫里拎出相應回答,或針對算法里的預先創設性情境,施行相應措施。
它無法做到像人類一樣,面對新問題發出疑問,提出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的方案。
簡而言之,人工智慧缺乏「從無到有」的創造性。
有人說,它的視野,取決於訓練材料庫的容量。材料庫有多大,它的世界就有多大。
材料庫的容積只有一粒黃豆的大小,那麼,人工智慧的世界便是那粒黃豆。
重複組合排列,僅僅騰轉挪移在黃豆之間。
第二級台階,叫做情感。
人類的左右半球大腦分工不同。
左半球大腦負責邏輯、分析、演繹、推理等抽象性思維,右半球大腦則負責直覺、情感、靈感、藝術等形象性思維。
迄今為止,在模仿人類理性思維的方面,人工智慧的水平各有高低,但已經得到普遍應用。
在感性方面……它始終擺脫不了僵硬感。
就像是畫畫,人工智慧或許能模仿人類大師的畫風,畫出一副一模一樣的畫,亦或是帶有無數訓練材料影子集合的畫。
但它始終無法成為另一個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