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于学忠沉声道:“立即以战区司令部的名义给军委会报捷,汇报此战的战况同时,请示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总座,那李国耀那边怎么说?”
“就说是这一仗是我们战区长官司令部统一指挥的,作战计划也是我们事先制定好的。”
说到这里,于学忠看了看王静轩和一旁的政治部主任周复,然后说道:“静轩、旭人(周复的字),你们虽说是黄埔毕业,是蒋委员长的天子门生,但是此战关系重大,也事关咱们战区今后能够得到政府的多少资源,甚至于可以说是事关咱们战区的生死存亡。”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以大局为重,不要将此事的实情上报到蒋委员长哪里。要知道现在咱们才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上面分下来的肉少了,咱们都得饿肚子!”
王静轩和周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无奈!
于学忠这话不仅仅是对他们的敲打,更是拿战区的未来和兄弟们的前途来逼他们。
要是按照他们的性格和对蒋委员长的忠诚,让他们帮着李国耀骗军委会,他们真的做不到。
但是眼下李国耀将所有的功劳都给了战区长官部,想想如此大的功劳落到兄弟们的头上,会有多少人因为这升官发财。
他们要是这个时候跳出来哔哔哔,那就是和战区司令部所有的兄弟为难,以后谁还会服他们?
刚才于学忠最后那句话也说的很有道理,眼下政府那边军费本身就紧张,而各个战区都在忙着争抢资源。苏鲁战区是新建立的战区,本身就没有太大的优势,而且还在敌后,劣势非常的明显。
如果这个时候不让上峰看到他们的价值的话,以后就别想有好果子吃了。
整个战区都穷了吧唧的,他们这些人自然也没有啥油水。
当忠诚和现实发生碰撞时,所有人都得心情都不会很美丽,以至于王静轩和周复两人一时间都呆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于学忠。
于学忠也没有逼他们表态,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这两位都不是那种愚忠的人,知道该如何取舍。
果然,沉思了几分钟之后,王静轩最先说道:“总座,您说得对,这事儿事关兄弟们的前途,我王静轩不能坏了兄弟们的前途!”
周复也点了点头说道:“总做请放心,事情的轻重缓急我们还是明白的,但是有些事情我们也不能做得太过了,仅此一次!”
于学忠点了点头说道:“好,仅此一次!”
见周复点头,于学忠着实松了口气!
不同于王静轩这个参谋出身的军官,周复此人的来历可不简单,此人毕业于黄埔三期,资历摆在那里,比之王静轩还要老。
而且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时候,周复参加了镇压陈炯明部的阴谋叛乱以及平定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的叛乱,立有战功。
刚毕业周复就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秘书兼总政治部《三民周报》 编辑、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并参与创办东亚新闻社,后当选为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常务监察委员。
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周复罢读回国。随后受蒋委员长之命,在南京参与建立三民主义力行社(即中华民族复兴社,又称蓝衣社的核心组织)总部,任检查会常务检查、检查会书记,负责该社中央干事会工作,成为蒋委员长的心腹干将之一。
因此别看周复只是一个政治部主任,而王静轩却是一个参谋长,但实际上的情况是,周复在重庆方面的话语权远比王静轩要大,这事儿周复不点头,谁也奈何不了他。
好在周复是一个大局观很强的人,因此他并没有让于学忠为难,但是却也讲究原则,说出仅此一次的话。
有了周复和王静轩的点头,事情就好办多了,很快一封捷报就从苏鲁战区长官司令部飞到了重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