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見族中於如此短的時間內,連續傳來一十二封急函。
加之陳尋遊歷在外,行蹤遲遲不定,信件也久久不能交到他手上。
這也意味著,主家將遲遲得不到他們這邊的消息。
介時全族行事也將會不斷往後延遲,至若那時,誰又能肯定主動權還會在他們手上?
所以在思量一番後,陳奉來也不得不決定,要是月末再等不到陳尋消息,他就會選擇啟信一觀。
哪怕這樣做破壞了家族規矩,但他至少能清楚家族安排,只有明了家族意向,他才能做出更好的,更利於家族的判斷和決策。
為此,陳奉來也甘願在事情盡畢後,自去族內禁室,面壁數載。
好在沒等他真的啟封信件,陳尋便回來了。
陳奉來思及此,低垂著的眼中,也不由得閃過一抹慶幸之色。
陳尋的回歸,不僅昭示著他不用破例違背族規,也讓他在長久的緊繃心弦中,終是得以鬆一口氣。
畢竟在結合信件發出時間,和近來所發生的事後,哪怕陳奉來還未啟信一觀,但他也能大致推斷出這信中內容,多半是在催促陳尋儘快歸家。
至於原因……
無論是留守江左,與姜國一同抗衡宋梁,還是早早收拾細軟,趁亂逃離,陳家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商議和制定計劃。
而陳尋做為一族少主,又是家族數百年來畫道至高之人。
四幅傳世之作於族中高懸,已是昭示著陳尋的存在,於陳家這般的畫道世家而言,便如一尊活著的信仰。
「但凡吾兒長青於世,以其天資之殊勝,必可讓江左畫道永不滅,必可讓姜國畫道永為諸國主流。
尋,可斷諸國畫道,亦可興諸國畫道。」
這是陳懷安在公布陳尋做出傳世之作時,對一眾族老說的話。
而這番話,也在陳尋一次次創作出名畫、鎮國之畫、傳世之畫後,深深根植在陳家眾人心中。
哪怕姜國覆滅,陳家覆滅,只要陳尋在,便還會有新的畫道陳家出現。
陳尋已用實力證明,他即江左、姜國,乃至諸國的畫道引領者。
所以於陳奉來眼中,於陳家一眾族老眼中,陳家可亡,他們可亡,但陳尋卻不能出半點事。
陳尋安危,高於陳家,這是陳家公認,而外界所不知的事情。
也正是如此,在外界眼中,這一十二封急函,僅是因陳家惦念流連於外的陳家少主,欲要喚他歸家以保安全,而發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