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自小聰慧異常,三歲能詩八歲能文,十二歲的時候就中了秀才,連先帝在世的時候都稱讚過一句「神童」。但十五歲時因為變故傷了一隻左眼,從此性情大變。
具體表現在哪裡,誰也說不上來。但跟楊慶兒稍稍親近些的人說,這孩子變得喜怒無常暴虐成性……
這份無常讓人琢磨不定,傳說他身邊有位服侍多年的老媽媽,只是無意間念叨了一句「可憐」,第二天人就不見了。楊府的下人找了好幾天,最後在府里一處枯井找到那位媽媽的屍身。
楊首輔的長子不成器,對這個小兒子本來是抱著極大的期望。但是這孩子傷了眼之後,不免就有些放任。這件事傳出去之後,很多忌憚楊家的人都在背地嘲笑,說這所謂的神童多半已經毀了。
哪曉得這個楊慶兒漸漸大之後,不但熟悉國典通曉時務,還極其擅長揣摩別人的心思。即便是朝堂上的政事,也能觸類旁通說出自己的獨到見解來。
楊首輔身邊的幕僚對這位小公子的種種手段推崇有加,世人也投其所好地稱其為「小閣老」。
曹寒謹慎地抬頭又往四周望了一眼,幾乎是咬著耳朵說話。
「這小閣老的稱呼不是叫著好玩的,好多人都說楊首輔有如今的風光,起碼有一半的功勞要記在楊慶兒的身上。這人歲數看著和咱們一般大,作的孽可就多了去了,他根本就不怕什麼報應輪迴……」
周秉卻不合時宜地想起了高鄂。
通州有八景,因為瀕臨大海四面都修建有防戍城樓。
「門前海濤翻鐵騎,檻前山色擁金鱉」,所以南面這座城樓又叫海山樓。站在樓頂俯瞰城河微波蕩漾,是通州很有名的一景。
楊慶兒身上沒有正經官職,閒暇時最喜歡到處遊玩。看到海山樓的美景之後生了雅性,就讓僕從將礙眼的遊人統統趕走,想清清靜靜地賞玩數日。
首輔家的小公子是請都請不來的貴客,所以消息稍稍靈通一點的人都削尖了腦袋去送禮。
高鄂不屑跟風,但這個地主之誼還是要盡的,就派了侍候的老家人把自己的一日三餐分了一半送過去。
他自覺吃的還不算太差。
菜粥、炒鹹菜、鴨蛋、自家烙的小火燒,甚至還有一條平日捨不得吃的陳年臘肉,蒸得剔透晶瑩兩面流油……
高鄂以己度人,卻不知道楊慶兒自小金堆玉砌地長大,眇了一目後常多疑自厭,自尊心跟薄瓷片一樣易碎。
這種尋常百姓人家的飯菜端在他面前就是極大的羞辱!
高鄂是個好官,只可惜太過沒眼色。又偏偏遇到報復心極強的楊慶兒,這才憑空惹來一場牢獄之災。
周秉出於不好宣諸於口的緣由出面管了這趟閒事,結果轉眼就被楊慶兒惦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