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重大, 周秉和紀宏立刻趕回縣衙,還沒有歇口氣,第二封京城來的急報已經後腳而至。
這封急報里卻夾著林夫人的親筆書, 周秉顧不得避人就站在堂前拆開。
信中簡單說了一下近況, 卻比官面上的消息要詳實一些。
皇上是七月十八到西苑的行宮避暑,奉了馮太后, 身邊帶了徐淑妃、陳昭儀, 並四歲的大皇子,三歲的二皇子。
大皇子是徐淑妃所出, 二皇子是陳昭儀所出。
七月二十二午時三刻,西苑行宮的廚子進獻了一道名為「八寶八珍湯」的新菜式。當值的侍膳太監叫高金英, 是在乾清宮侍候多年的老人, 用銀牌試毒沒有發現異常。皇上興致頗高地就用了半碗,未時就開始上嘔下吐。
隨行太醫趕緊上前診治,皇上當晚有略微好轉。
七月二十五, 皇上病情往復,到後來越發嚴重, 一日當中只能清醒一兩個時辰。醒後就吩咐內侍傳林夫人進宮,說想喝姆媽親手煮的楊枝甘露糖水……
林夫人這才曉得皇上出了事。
太醫們反覆查驗了皇上近幾天的所用之物, 確定那道八寶八珍湯里有少量的附子。
附子,性味是大辛大熱有大毒, 為陽中之陽,性善走行發散,能通行諸經,可以治療沉寒積冷, 主要用於陽虛體質的人群,可以治療人體五臟六腑及肢體關節的陽虛冷痛等病症。
附子是中藥里溫陽救逆的常用藥, 被稱為「回陽救逆第一品」。
同時這個藥有大毒,應用時要謹慎,要先煎至少半個小時,再煎其他藥物。同時還要注意使用的劑量,否則就是要人命的東西。
皇帝的膳食里竟然有這種東西,且當值的侍膳太監竟然沒有發覺,這其中隱含的意味實在令人尋味。
侍膳太監高金英是乾清宮總管太監高玉的乾兒子。
高玉知道自己也有謀害皇帝的嫌疑後,當著馮太后的面一頭碰在殿前的銅缸上。眾人七手八腳地救治,高玉額頭上的血留了半缽,醒後就大呼自己「冤枉」。
慎刑司寧可抓錯也不可漏抓,把乾清宮的人捆了一長串。林夫人孤木難支,連個商量事的人都沒有,也焦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這時候她唯一能夠相信的就是自己的兒子,所以她這次主動卑躬屈膝地向馮太后請命,讓在外出公差的周秉儘快趕回京城幫助徹查……
馮太后無可無不可地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