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猶豫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安靜附首。
周秉把尚帶了濕氣的幔布披在景帝身上,這才把人小心背起。他本就身材高大,這時候又憋了一口氣,循著記憶猛地往外沖。
餘光里就瞧見倒伏在地上的女人露出光潔的額角,上頭有顏色暗紅的一蓬血正慢慢地往外淌。
不知哪裡來是一股風,火勢猛然變大。雕了寶塔花紋的窗戶經不住大火的燎烤,蓬地一聲砸在地上,濺起的煙塵很快就將女人耳邊寶光熠熠的珍珠墜子淹沒了。
第113章 第一一三章 處置與嘉獎
八月十八日。
這天原本是鑾駕回京的日子, 但是因為昨天那場大火阻撓了接下來的行程。大火不但燒了不少皇家法器和寶物,還死傷了十來個不同品階的宮女和太監。
衛輝縣令童米源因為中秋夜辦事妥帖受到皇帝的親口誇獎,一連好幾個時辰走路都飄飄然, 覺得自己的青雲路已經指日可待。
他忙了一宿, 剛回到家一口氣還沒有喘勻乎就聽到行宮突遭大火後的消息,頓時腿都軟了。還是身邊跟隨多年的師爺提醒, 才趕忙踉踉蹌蹌地進宮請罪。眼瞅著已經在硬石上跪了整整兩個時辰, 周圍來來往往的都是人,卻沒有誰敢為他求一句情。
昨日的火情大致查清楚了, 是豐慶閣一個值夜的小太監睡覺時不慎打翻蠟燭將窗幔點燃。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可這孩子膽小, 被驚醒後看見被燻黑的半邊屋子嚇著了。又怕上頭當值的首領太監怪罪受責, 就裝作無事人一般偷摸摸地找地方先躲起來了,以至於火情沒有在最初時被發現撲滅。
皇帝當晚就歇在豐慶閣東北角,在一旁伺候的是徐淑妃。大概因為多日疲累, 又在中秋夜看百姓放燈,一屋子上上下下連服侍的宮女都睡得死沉, 根本沒察覺到大禍來臨。
豐慶閣外頭亂起來了的時候,終於有人趕了過來。但讓人覺得蹊蹺和意外的是, 在這個緊要關頭竟然有人假傳消息,說皇帝和徐淑妃早早就撤出險地, 帶著貼身隨伺們到崇光台馮太后處避險去了。
崇光台是行宮最好的地兒,且位置高景致佳,大火一時半會蔓延不到那邊。
接連趕來的護衛們看著火苗亂串卻依舊一團死寂的豐慶閣沒有起疑,畢竟誰敢拿天下至尊的性命開玩笑?
行宮沒有專門負責火盜事宜的火丁, 也沒有配備專門的水桶藤斗。所以衛士們見火勢越來越大索性都退得遠遠的,想等天亮後再來處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