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朱祁镇而今的皇位稳定了,杨士奇下台了,太皇太后控制朝廷的最后一个老臣,刘中敷也回家休养了。
朱祁镇再也不担心自己被废了。
但是他依然找不到说服大臣们,将朝政扭转向海洋方向的办法。
所以,他一直做的就是只做不说。
用解决问题的办法,一点点将朝廷引导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因为他知道自己说不过的,在面前首先面对太祖祖训。就是所谓十五不征之国。
其实十五不征之国,并非重点,重点是太祖皇帝认为,天下只有中原是好地方,其余小国,都是穷乡敝土,得之不足以养民,还要往里面投钱,这是一个赔本买卖。所以这些小国,安安分分的,朝廷就不用妄动刀兵了。
然后有下西洋的前例在,满朝文臣都是反对派,当年开海之事,朱祁镇还是心有余悸。
太皇太后所言也不能说错,不顾自己百姓死活,去夺尺寸无用之地。
几乎让朱祁镇不知道说什么好。
似乎除却与瓦刺的战争之外,任何战场都不会得到百官的支持。
但是正如太皇太后说朱祁镇一样,朱祁镇是一个不安分的。朱祁镇想大兴海运,其中有太多的事情了,比如培养海洋人才,储备海洋力量,等等。
所以,不管朝廷而今有没有海运的需要,朱祁镇都要找借口。
朱祁镇说道:“先生也是知道的,瓦刺在北,朕只感觉锋芒在背,一旦大战起,不知道需要多少粮草物资,先生还觉得海运不行吗?”
杨溥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但是臣以为不该更改以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的原则。海运可兴,但漕运不可轻动。”
朱祁镇终于明白了,杨溥真正要说是这个。
朱祁镇有没有废漕运的心思?
还真有的,特别是王英说郑和问罪日本之事,朱祁镇当时都兴奋了,简直是如醍醐灌顶,心中暗道:“是啊,如果海运成为朝廷的命脉,那么借保护海运之名,兴建一支水师,直接在日本设立驻地,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朱祁镇相信,一旦朝廷从日本吸到了第一口殖民的血。就不会想停下来。
对于没有吃肉之前,人或许因为爱心,拒绝食用。但是吃过一口后,他们自然会给自己找出各种借口,继续吃下去。
他只需培养出一批在外能喝到血的集团,剩下的就不用管了,他们就会自发的寻求觅食的机会。
只是朱祁镇的想法,还没有成型,就被杨溥当头一棒。
朱祁镇一时间也想不到如何反驳。
不管从那一个方面来看,维持两个不同的运输渠道,是对大明朝廷最好的办法,想想华为还有备胎,我大明岂能没有。
但是想想就知道,即便杨溥会分海运一口肉,但决计不会多的。
估计百万石就打顶了。特别是开海之后,大明民间海运力量增长不少,真要是有事了,朝廷是可以直接征召民船运输的。、
可以说李时勉在广东的操作,给了官员们灵感。
这种模式自然压迫了朱祁镇想要官方水师的生存空间。
朱祁镇总觉得有一种自己砸自己脚的感觉。他微微调整了一下心态,心中暗道:“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总要一步步来,不管是负责一百万石的海运,还是五十万石,总是一个开始。”
“既然是开始,就有插手的空间。”
朱祁镇说道:“先生所言极是,两策并行,实乃太宗皇帝之妙策,朕叹为观止,不得不服。今后就照此办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