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继续叫老二干活,以她的性子肯定就会再吵吵嚷嚷的,惹得所有人都不高兴。
也好,那么多,烂树上可惜,人多几天就摘完了。
把十口大缸卸在谭大伯家院子里,秦氏去叫人去了。谭明就和白宁从井里提了水上来洗干净。
之所以放在谭大伯家,主要就是他们家有口水井,而且院子够大,明天葡萄搬回家好清洗,晾晒。
于大嫂看见他们忙,就过来帮忙了。
从白宁这里回来后,这也过了忙碌的季节,家里没事儿干,她也闲着。
宁哥儿,你们怎么买了这么多大缸,山上葡萄真这么多?
差不多,十多亩跑不了,具体能摘多少我也不知道,总归多备些无妨,省得到时候不够装。
诶哟,这么多?你们也是运气好,以前咋没有人发现呢?
白宁看了谭明一眼,也是谭大哥眼光好,要不剩下的几座山他不挑,就挑中这么一座?
于大嫂揶揄的看了白宁一眼,哟,说得倒是,你们是不知道,自从上次你们说在乌鸡山发现葡萄林后,冬子爷爷就上几座山找了一遍,硬是没发现一棵葡萄苗子。
哈哈,他也是胆子大,也不怕被狼叼走了。谭明闻言打趣道。
嘿,当时娘也是这么说的,爹也怕所以带了黑小二去,那两只虽然不大,也能起但警示的作用。
黑小二是当时秦氏给谭明捉回来的两条狗子,一个叫黑小二一个白老三,是一窝抱的,是狼狗配种,适合用来看家护院。
缸子洗干净晾好,于大嫂听说他们要往山里去,就指使着谭明先上去,让白宁等等她。随后叫过来女儿,让她看着,不准人过来捣乱。
说起来,于大嫂今年也不到三十,却已经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姑娘的母亲了,最大的那个姑娘已经十三岁,都到了议亲的年纪了。
白宁不是第一次见到这小姑娘,长得与于大嫂不太像,性子也与于大嫂不像,羞羞怯怯的,很是腼腆。
哎呀,这丫头不知道像了谁,也没亏着她,怎么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上山的路上,于大嫂给白宁抱怨道,她是我审核的第一个,虽然可惜不是儿子,好歹也没虐待她,也没有想过成天的叫她下地干活,怎么胆子跟鸡崽子似的,将来可怎么办才好?
白宁也想不明白,只觉得这姑娘胆子是真的小,他没开腔。好在于大嫂也没有真的问白宁的意思,只是发发牢骚。
宁哥儿,你们这真的打算种那什么香料?
嗯,倒也不完全是,我们种一半的香料再种一些果树。这也是谭大哥突然的主意,还没详细的计划!
你们也真是的,还没有规划的事儿,怎么就把手艺给丢了?你大哥这也好意思?于大嫂十分不好意思,谭明在他们家人眼里十分有主意,他们都以为谭明把杀猪的手艺传给了谭老大,那肯定这边也有规划的,没想到白宁现在说还没规划,这让她觉得有点对不起白宁他们两口子了。
也不是没规划,我们今年就先把那葡萄做成酒,然后把山上的路和杂树整理出来。我们住的小山坡这里,不都是沙吗?我们打算种一些姜,另外远一点的地方还种一些枸杞金银花,我还让人留意了一些好吃的果树,来年搞个扦插,不出三五年也能见成效了。
第76章
诶哟, 这么久?要三五年才能见成效啊!
白宁好笑的看了一眼于大嫂,大嫂,你以为这是种粮食啊!半年就能收?
俗话说得好, 桃三杏四梨五年, 中间还得有个成长的过程呢!
于大嫂一拍脑袋,说得也是,就是太远了, 挑水就够你们挑的。
这也说道了白宁的心里面, 他一直就想找找这山里有没有水源什么的, 能够引过来的泉水最好。可惜, 他们在乌鸡山找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有泉眼。若是他这异能是个水系就好了,起码找水的时候方便。
摇摇头,白宁打算再从村里人里面打听打听。
我跟谭大哥都准备找村里人打听打听,看这山里头有没有水源什么的。
这我就帮不上忙了, 以前咋们也就去酸枣林哪里逛逛, 谁也不敢去乌鸡山那边去,也是你们胆子够大,居然把乌鸡山买下来了。
白宁听于大嫂说的玄乎, 就问她道, 真这么玄乎?听谭大哥说并没有什么大型野物啊,野猪都不走那边去的。
乌鸡山不可怕, 问题是乌鸡山后面连着牛头岭啊,旁边还有个马鞍崖啊!以前还听说有大虫,不过最近几年没听说了。
白宁心里不解,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若是这山真这么可怕,为什么谭明还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 还多次跑上跑下的?
大嫂,你听谁说的?
村里不都这么说,那肯定是真的,你还别不信。
说到这里,白宁心里有谱了。
这乌鸡山估计危险是有一些的,但是没有于大嫂口中这么吓人。不然,谭明也不会毫不犹豫的把手里的银子都砸了下去。
我知道了,以后上山我们会小心的,会把黑小二它们给带上。
两人一路上说着话,没多大功夫,就到了他们住的那个小山坡。
谭明也跟谭大伯说着这个事情,谭大伯这几天也是牵着黑小二它们上山,也没有发现水源。虽然没有发现水源,最后却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
欸,这个你们得找李拐子啊,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猎户,乌鸡山牛头岭马鞍崖那一段,要论谁最熟,咱们村就他了。他年轻的时候胆子大,有骨子拼劲儿,牛头岭那边咱们村的人不敢去,也就他敢,要说有水源,我觉得也就牛头岭和马鞍崖这两处有活水。
谭明和白宁本来都已经很失望了,他们想着要是实在没有办法,到时候从河里引水过来,远是远了一点,总比一担子一担子去挑要好。
没想到,既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人对视一眼,谭明道,大伯,真是谢谢你,要是你不说,我都忘记咱们村有这么个人了。
我说你们也别高兴的太早,那李拐子也不是好相处,会不会告诉你们还要另外说。
白宁不是云岭村长大的,所以对李拐子一无所知。谭明倒是知道,就住在村子外围儿子早就死了儿媳跑了,给留下一个小孙子。他倒是听说曾经也是个猎户,他儿子也是,他儿子也是因为上山打猎死的。
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去看看。
谭明他们来了,谭大伯和秦氏也就回去了。
明子,你们要不要回来吃饭?
不用了,山上有菜有米粮,做菜也方便。
也好,省得来回走了。
山上的茅草屋就修了两间,一间给自己住,一间是杂物房,出口的位置打了一个灶台,旁边放了个水缸,几年就是放柴和杂物的,什么锄头簸箕什么的都放在里面。
茅草屋后面几米远的地方就就是那些甜枣树,屋前就是除了酸枣树后剩下的沙土地。
白宁打算用来种西瓜的,不过时节不合适,现在上面撒了一些菜籽,苗已经长了十多公分,绿油油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