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天先前也隐约的感受到了,天工院此时已经陷入了短暂的瓶颈期。
看似一切都在顺畅无比的发展。
但实质上依然在吃李天给出的技术参考的老本。
他们始终没办法,从李天给他们划下的范围之内,脱离出去,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创新技术。
即便是李天给他们提出了,新技术的参考,在没有具体的实物作为参照,他们还是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这就好比,一个刚上了小学,对一切还很懵懂的学生,每天只会跟着老师教的东西,一点点的学习,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思维基本是定型的。
还没有做好,自学,自己思考的准备。
但这也不能怪他们。
他们毕竟不像李天一样,对今后几百年的科技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知道这个技术该朝什么方向革新,朝什么方向改进。
再加上他们没有李天这样经过系统的学习过,最基本的物理、化学、数学等科学学科。
即便是天工院最出色的人才,考中过进士的周镇等人,也不过是在经史子集上面的功力非常深厚。
对技术类,工程类的学科,研究的也算不上多么的透彻。
他这个一把手,都是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可能连书都没怎么读过,所有手艺全都靠,口口相传,或者自己一点点摸索的工匠们了。
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基础知识,他们就没办法开拓自己的视野,没办法预见将来的发展方向。
有句老话说的非常对,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想要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无疑是最艰辛的。
未来的华夏之所以能在短短二十来年的时间,一跃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至堪称世界工厂。
这其中固然有老一辈人的不懈努力,但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参照可以参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对于他们基础很差的这个问题,李天其实很早就注意到了。
然而这个问题是给没办法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他才这么着急,让他们先将工典给搞出来。
并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自己对基础自然科学理解,整理了起来,帮助他们对工典进行一定的完善可拓展。
可以说,只要工典编撰完成,并且让所有的天工院的科研人员吃透的话,绝对可以让他们的自研能力,创新能力提升一个极大的阶段。
李天可是非常的重视,这部巨著的编撰工作的。
经常会找负责编撰的人员,进行彻夜的讨论,他们凡是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会去找李天求教。
而李天也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给他们解释。
但他一个人能做的事情还是很有限的,毕竟不管他解释的如何详细。
也难免会出现错漏的时候。
如果是放在后世,一个知识点错了,被人发现自然会有人给他指出来,可现如今,即便他错了,也是没人能分辨的出来的。
而这些错谬,在将来真正用到的时候,很可能会引起极大的麻烦。
所以,李天在给他们解释某些知识的时候,是小心再小心,生怕什么地方出现重大的错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可以说,不仅编撰人员听到的很很困难,就连李天也是累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