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子里有二十多户人家养猪,家家都需要准备冬天猪吃的食物,他得抓紧多存一些。
齐园给自己卷几张煎饼,端碗玉米粥,拿个小板凳坐在门口吃。
齐园挺喜欢这种生活,忙碌又安逸,家里只有他和沈凌云。
简单快乐。
再到荒地时,这里已经多了很多身影,大多都是一些六、七岁的小孩儿。
成年人很少。
齐园目不斜视的找块儿没人的地,拿镰刀割猪草,也不往人多的地方凑。
但不妨他耳朵好使,听见那些孩子低低的交谈声:他可能干了,每回打很多猪草,我们一天也打不了那么多更背不回去。
还有的人说:他比我们大,等我们长大了也能这么能干。
别吹了。有的小孩儿有自知之明,我爸说了,他都没齐园有劲儿,若是打起来一定被他按在地上揍。
齐园眼神得意悄悄咧嘴笑了笑,知道不能惹自己就好。
他刚打了两大捆猪草,就听到有人喊:齐园,要下雨了,回家吧。
齐园抬头看天,果然乌云密布像是要下雨的样子,知道了,马上走。
他快速的担起猪草,大步向家里跑,很快就追上那个喊他的小孩儿。
我来帮你。齐园弯腰把小孩儿抱起了,我跑的比你快。
哎。小孩儿不等说话,齐园已经撒腿跑起来。
你谁家孩子?齐园问:你认识我?
我爸叫王大力。小孩儿眼睛亮晶晶的,充满兴奋,我叫小山子,今年七岁。
你真太厉害了!小山子羡慕道:还能抱着我跑。
这算什么。齐园不以为意,一担猪草再加上小孩儿也不过二百来斤,我还能跑再快点。
他像一阵风似的往家跑,半路遇见王大力,满脸笑容的向他招手。
遇见你正好。王大力扬扬手里的信说:有沈凌云的信,你拿回去吧,我就不去地里找他了。
信?齐园一怔,接过信看了看。
这应该是沈凌云家里来的信。王大力欣慰的说:这么多年,这是第一封,他到一定高兴。
沈凌云应该很快就会离开半坡村。
王大力为他高兴,却看着齐园发愁,以后只剩这个孩子了。
以后有什么事就来找叔。王大力说:能帮的我尽力帮。
哦。齐园莫名其妙的看他一眼,谢谢王队长,要下雨了,我先回去了。
好,走吧。王大力说完,看看自己儿子,才想起刚才齐园抱着他跑,你怎么了,摔着了?
没有。小山子:要下雨了,我跑不快,齐园帮我一把。
真是个好孩子。王大力叹息。
不管他是什么想法,齐园已经跑远了。
他到家顾不得其他,先拿起蓑衣转身出门,齐园要给沈凌云送去。
沈凌云。齐园看见他的身影,高兴的向他挥手,我给你送蓑衣来了。
真好!雨点刚零星的往下落,沈凌云没有被雨淋。
第24章
快穿上。
齐园把蓑衣递给沈凌云,自己也手脚麻利的穿上蓑衣,还有草鞋。
嗯。沈凌云一一换好,下雨我就回去了,你还跑一趟干什么。
被雨淋了生病。齐园不高兴的说他,你得知道照顾自己。
他眼角余光,看见很多人向他们这里张望,眼里布满羡慕的神色。
哼。齐园轻哼,看眼沈凌云穿戴好,笑道:我们会过的越来越好,让别人看着眼馋吧。
沈凌云脸上笑容加深,齐园说的没错,自从他来了以后自己越过越好。
是从没有过的舒心,更有多年没感受过的温暖。
收工,收工了。刘建国远远喊道:下雨了,都抓紧回去。
现在不算忙,只要下雨就会收工回家,但也挡不住其他人羡慕的眼神。
毕竟他们家里人,没有过来送蓑衣,让大多数人更窝心的是:家里哪怕有一两件蓑衣,也轮不到他们头上。
何况没有的人家更多。
行啊。刘建国看见齐园和沈凌云并肩前行,眼里有毫不掩饰的羡慕,一人一件,我到现在还没混上蓑衣呢!
怎么会?齐园不可思议,自己编一件不就行了。
茅草、稻草这些随处可见的东西,为什么都不编呢?
不会呀。刘建国狡黠的一笑,对齐园眨眨眼,这是你编的?
是呀。齐园道:家里用的东西我都会编,我喜欢玉米皮子编东西,你家有吗?
沈凌云那里玉米皮没多少,他只编了一个厚厚的炕席,夏天睡着可舒服了。
比竹席、草席那些强很多。
有啊,有很多。刘建国笑道:你要帮忙编蓑衣?
把你家的玉米皮都给我。齐园顿时和他交易,再拿些稻草或是别的什么你喜欢的草都行,我给你编一件。
成交。刘建国侃快的答应,雨停了就给你送过去。
沈凌云默默走在一旁,不参与他们交易,只是眉宇间都是笑意。
齐园是个宝,家里家外没有他不会的,论过日子比沈凌云自己还要厉害。
刘建国达道目地,也不顶着雨和他们继续唠嗑,说了一句:我先走了,你们慢慢走吧。
看见刘建国大步向家里跑去,齐园目光充满疑惑的问沈凌云道:他真没蓑衣吗?
也许吧。沈凌云没太注意这些事,不过村子里有蓑衣的人不多,可能这里会编的人少。
我看是没有吧。齐园撇撇嘴,若是有怎么也不能这么缺。
他说着脸上露出骄傲的神色,想要我编就要求我,还要付工钱。
刘建国就是他撒出去的网,齐园坚信他能给自己带来一批人,最起码让自己挣一些。
有不少村民,顶着小雨快步往家里跑,路过他们的时候目光落在蓑衣上。
都是赤、裸、裸的羡慕。
齐园心里得到极大的满足,头扬的高高的,有人看的时候还故意和沈凌云说:蓑衣就是好,不淋雨还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