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糕口感遠沒有賣相那麼嚇人。熱著吃是軟粘的,冷著吃會有些發乾還噎得慌,由於紅糖加得不多,只有淡淡的甜味。
「小問,這糕點可不能在醇香樓裡頭賣。」
老祝嘗了口,面露難色。
雖說問荇嘗試著做飯是好事,但術業有專攻,烹飪真不是他的長處。
別說問荇做的芡實糕不能賣,就算他們家廚子做出來的放在酒樓里,也顯得過於樸素。
問荇不著急,而是將煮好的紅茶濾渣,一點點加入調配好的粉里,揉捏後呈現出淡淡的紅色,再如法炮製做出綠茶味道的芡實糕,還往裡面加了些茶粉。
紅糖會影響芡實糕的顏色,所以問荇換了價錢更高的冰糖加進去,這樣兩團面還是淺淡漂亮的茶色。
小廚子拿來壓模蓋出花色,使淡紅色和淺綠色穩穩拼在一起。
由於上一籠芡實糕太干,問荇特意問了老祝,給這籠多加了些茶水,往後就很有自知之明地不再插手蒸糕點的步驟。
拿出來後的芡實糕濕度、甜度都剛剛好。
他將芡實糕切塊往綠色面上撒了薄薄一層糖粉和茶粉,再給糕點上點綴了朵蜜漬的梅花,在梅花邊小心淋上蜂蜜。
梅花將軟糯的糕點壓得略微塌陷,蜂蜜讓糕點顯得愈發有食慾。
細細嘗了口,老祝眼前一亮:「這想法好,往芡實糕裡頭多加料,然後拿不同口味分出層次來。」
「現在能做出兩層,後頭就能做出五層十層,加上芡實糕雖然因為黏雕花不方便,但方便弄出花色。」
也是他們眼界太狹隘了,之前只知芡實糕是尋常小吃,忘了芡實糕和綠豆糕一樣做出精巧模樣,只是取巧的方向不同。
「我正是此意。」
問荇拿過一罐子柿子熬成的甜醬,遞給老祝:「不光可以試試染出喜慶的各色,還可以試試能不能把蜜餞果醬加進去,往裡面埋餡兒。」
芡實糕不似口感更粉的豆糕可以輕易塑性,但正因為芡實糕更緊實,裡頭夾餡能選的種類多,糕點表面不會讓餡弄得串味,能往上染的顏色也多。
到時候夾餡一換,顏色一換,刀工好的廚子再雕琢下,能讓每塊芡實糕都顯得有新意。
「言之有理。」老祝連連嘆服,「可以往餡里、糕里加藥粉藥湯,加上芡實本身也能入藥,太有說法了。」
「我得去好好想想怎麼做,咱們的第五道菜有著落了!」他喜道,「多虧了問小哥啊。」
「我也只能提點想法。」
問荇很清楚自己做飯幾斤幾兩,給廚子們個方向,往後他們能做得比他更好。
「那最後一道菜,問小哥有什麼想法嗎?」
老祝虛心請教。
「第六道菜,我覺著可以做成素菜或者甜湯香飲會好些。」
但素菜和香飲分別有個不小的問題。
素菜的問題是許多菜本身自己就帶了苦味,很難和中藥調和,一不留神菜就會變得難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