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您明知故問。」趙捷說:「如果我這輩子能成為他那樣,我在工作上就再也沒有任何遺憾了。」
「別這麼說。」李淑茵笑了。
「為什麼?」
李淑茵推了一下老花鏡:「我也是收了徒弟的人,今天指導人家的時候我還在想,難不成我們帶後輩,只是為了讓他們成為另外的我們麼?多沒意思。」
她的笑意更濃了:「當然,指望你超過他倒是不現實,但是你將來必須得發展出來你自己的東西。」
「媽,」趙捷的心情終於放鬆下來,也開始開玩笑:「您怎麼胳膊肘往外拐呀?」
「哪有?我只是實話實說。」李淑茵輕輕嘆了口氣:「他母親當年可不像我和你爸爸對你要求這麼寬鬆。之前我聽別人說,杜譽話都沒說全的時候杜心苓就開始教他唱戲了。」
「是嗎?」趙捷對杜心苓的嚴厲感到驚訝。回想起元宵夜裡湖中遊船上杜譽那稍縱即逝的悲涼神色,他對杜心苓的好奇無以復加。
「那位杜心苓老師是個怎樣的人?我只聽過她的錄音,連她扮上之後的模樣都沒見過。」趙捷問。
「其實我和她並不熟識。她年長我許多,和我師父年齡相仿,宗的又是程派。我當年身為一個學梅派的後生,沒什麼與她搭話的機會。」李淑茵笑了:「但我記得她的模樣是真美。」
「有多美?」
「二十多年前我和你爸剛進咱們省京劇團的時候,我還是個灰頭土臉的小姑娘,大約就是你現在這般年紀。她那會兒雖然已經五十歲了,容貌不比年輕時,卻氣韻獨絕,在劇團里有個『一枝花』的名號。沒人對此有異議,因為放眼望去,不論男的還是女的、年輕的還是年長的,愣是找不出一個比她時髦、比她出挑、比她有氣質有韻味的人來。」
趙捷默默地聽著,試圖在心裡勾勒出杜心苓的樣貌。
他回想了一下,在自己不到二十三年的短暫人生經歷里,究竟有哪些人能跟「時髦」掛上鉤。
得出的答案有讀戲校時穿著喇叭褲上街的同學們、燙了捲髮戴著絲巾的年輕女老師。曾經為了不讓所謂「城裡人」的同學圈子笑話他老土而變得有些小「叛逆」的宋同或許也能沾上邊,但唯獨沒有杜心苓唯一的親生兒子杜譽。
趙捷哂笑了一下:那人在台上自然一絲不苟,可不上台的時候幾乎毫不在意打扮。倘若杜心苓能活到現在,看到自家兒子是這般形象,不知道要作何感想。
「想到什麼了?」見趙捷出神許久,竟還笑出了聲,李淑茵不禁發問。
「沒有。」趙捷立刻否認:「媽,杜心苓老師長什麼樣呀?咱家有她的照片嗎?」
李淑茵遺憾地否認:「你淨想好事。有杜譽的照片就不錯了,哪來她的照片?」
她眯起眼,作回憶狀:「她長了一張小巧幹淨的鵝蛋臉,眉毛畫得細細的,一雙眼睛格外有神。杜譽那張臉與她最像的地方就是眼睛。因為善於保養又不苟言笑,她臉上的皺紋也不太明顯。那時是1960年,距離她因病去世只有兩年時間,可是單看外貌,任誰也想不到她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