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兩句話就將平時舌燦蓮花的顧教授說的無言以對,只好保持得體的微笑。
她去找醫生開藥單的時候,顧臨奚對方恆安說:「你媽挺和善的。」
兒子差點被歹徒斃了也不見有什麼心理陰影,該吃吃該樂樂。對差點坑死自己兒子的人也這麼溫柔慈愛。
方恆安淡淡地回答:「我媽心很寬。而且我當時堅持做警察時他們就有思想準備。」
心寬的母親大人找過醫生回來,看顧臨奚也沒有睡覺的意思了,就索性坐在床邊和他們閒聊。
說是閒聊,顧臨奚不愛說私事,方恆安是個沉默的棒槌,其實是這位女士一邊倒地講下生活瑣碎趣事——主要是方恆安小時候幹過的熊事。
不知怎的,這種聊法竟然熱火朝天地持續了很久。
顧臨奚以為自己會不適應這種生活氣息很強的家長里短,沒想到竟聽著津津有味,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方警官從做他學生時就一本正經——有時看起來比他這個老師還像老師,沒想到在家人朋友眼裡是這副樣子,這反差大的有些……可愛。
同時,他也把方恆安的媽媽和記憶里的某位律師對上了號,她叫蘇曉辰。
蘇律退休前是著名的婚姻法和女性權利律師,退休後還發揮餘熱寫了好兩本性別主義的著作,其中還有納為課程制定讀物的。
或許也只有這種溫暖又有力量的人才能讓那些被生活和社會習俗壓的喘不過氣的弱勢群體鼓起勇氣爭取權利吧。
不知不覺,外面已經傳來飯菜的香味,原來是又到了晚飯的時間。
醫院其實是為病人和家屬提供餐點的,但蘇律說方恆安嫌棄醫院飯菜味道不行不肯多吃,因此給他們帶了飯菜。結果發現醫囑說方警官今天還只能吃流質,這魚湯和排骨就全便宜了顧教授。
顧臨奚並不覺得方警官會挑食——方同學讀研的時候就常窩在實驗室吃學校那鹹的能讓貓掉禿毛的盒飯。但也心照不宣地接了蘇女士的好意。
顧教授吃飯的習慣其實可以根據環境和氛圍自動調節,但是獨自一人或者放鬆的時候真實的習慣就出現了。
——他比較安靜和講究,吃飯的時候一般不喜歡說話,如果有骨頭的肉類會慢悠悠地把骨頭用筷子剔出來或者切成小塊再吃。
這其實又是一個很不符合中國家庭用餐氛圍的習慣,因為中國的煙火氣是和熱鬧掛鉤的,而這樣的用餐習慣很容易讓旁人自慚形穢,跟著進入一種尷尬的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