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雙說:「就只有它一隻。」
燕小雙說:「它要飛往哪裡去。」
「江南一代。」燕清河道,他說的這個江南,並不是雲依依想的那個地方,其實就是江的南邊罷了,大周國命名時也顯得簡單,還有江北,江東,江西什麼的。
兩個崽崽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雲依依卻在想著以後要是有機會,定然都要把這些地方去個遍的。眼前那隻大雁已經飛走了,雲依依約莫著它估計會死。
這是一隻掉隊了的雁子,說起來還挺殘忍的,卻也是現實的,有的事情點到為止,沒有必要讓崽崽知道。大雁都是成群結隊地遷徙,如果有其中一隻掉隊了,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死在路途中,它飛不到這麼遠的。
回到客棧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吃過飯後,燕清河就回到屋子裡面看書,縣試考的內容都是固定的,無非就是一些四書五經,就算是寫作,那也是固定好了格式,但是府試就不是了,考的內容非常雜,涉及的知識點也很雜。
考試雖然只考三場,但包含的科目卻很多,第一場考分帖經,主要就是考的背誦能力,需要學生精通五經,譬如《詩經》《周禮》《尚書》《公羊傳》等等書籍,按照指定段落進行默寫。
雲依依之前聽說了這個考試,也就明白了他們讀書的辛苦,要真是把這麼多書都能背誦下來,鐵定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她作為一個理科生,就讓她背誦歷史政治都難,何況是這種大本大本的書。
這般,她就想起了在船上徹夜看書的兄台,也明白了他到底用心在哪裡。
至於這第二場考試則叫能力論,雲依依之前並沒有了解過,後來看了一眼燕清河做的題,目光就有些複雜啊,那些題囊括的範圍很多,小到一些智力題,大到一些比較複雜的數學題,還有一些古古怪怪的題,有點像……現代版的公務員考試,不過比是低配版的公務員試題。
雲依依第一次提出想法時,燕清河只是說這是改革過的題,大周國一向注重教育,但因為生產力限制了教育,所以一直發展緩慢。所謂生產力,也就是現在農業,說的簡單一點,就是窮。
民間有傳言,據說周慶帝駕崩前曾經留下了一本書,那裡面寫滿了治國之方,現在的皇帝就是按照那本書所治國的。至於是不是真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第三場考試則是策論。雲依依跟在燕清河身邊也了解了一些,這改革後的科舉簡直和高考不是一個級別的,簡直就是天囊之別,太難了。怪不得有人說寒窗苦讀十年。
文學,農業,遊記,數學各種知識點都匯集在了能力論裡面,可見出題非常靈活,雲依依覺得第一場考試還算簡單,因為就是背誦,書本上就有詳細的答案,你只要把書背誦下來了就可以,至於後面兩場考試就難得多,那是要動腦子的。
燕清河此時就再看第一門,雲依依光是看那幾本厚厚的書,就覺得頭疼了許多,「清河,這些你都背下來了嗎?」
那些書全都是需要背誦下來的,不會背著背著就混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