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多汁、水芹甘甜、柑橘清香,
每樣都與同質化超市裡的工業貨不同。
原來人家貴有貴的道理!
再說中產們很關心自己的健康,
畢竟身體是他們的唯一資本,
因此格外青睞打著「有機綠色」標誌的農產品。
這時候想起前段時間「價格挑戰」的惡搞活動,頓時後悔:
早知道就趁著那時沒人識貨時多買了點!
現在還要排隊。
但排隊的人越多中產越願意買,
就像喜茶和鮑師傅一樣,
排隊代表了眾人和自己品味的一致,
這讓浮萍般的中產稍微心安。
梨歌在知道真想後再次石化:
眼前是排著長隊的顧客,她毫不懷疑他們能給把店搬空。
她試探著問隊裡一位大哥:
「聽說奢侈品商場裡也有店, 還比這家便宜,您怎麼不考慮去那兒呢?」
「那便宜,東西也不好,也就糊弄有錢人。」
大哥滿不在乎。
好傢伙。
梨歌倒吸了口氣。
勸都勸不走?
現在唯一值得信任的也就是低檔店了。
梨歌親自去詢問過低檔店路過的大媽大爺們。
可只是開了頭,
他們立刻敬謝不敏:「不用,不用謝謝。」
還有人脾氣大些:「小心我找片兒警。」
好吧,
一看花不完的高檔裝修他們天然產生了距離感,
就更不用提進店了。
梨歌被懟得挺滿意,
這是此時唯一讓她信任的店了。
再幫個大媽搬東西獲得了她信任後套話。
大媽才說:「太貴了,那傢伙,一個蘋果19,誰捨得啊?」
梨歌暗喜。
她當初沒有猜錯。
低檔店的潛在顧客群體都是大媽大爺,
因此對價錢很敏感,
所以只逛不買,就算買也就只能買當時打折款。
因此銷量始終維持一個很低的位置。
那網店呢?
線上購買沒法滿足打卡拍照需求,
挑剔的中產更喜歡現場購買,
大爺大媽們看都不想看。
那誰在網店買?
梨歌在其中一個評論里找到了端倪:
「摳組同胞介紹過來的,果然薅得羊毛。」
她搜了搜關鍵詞,居然發現了一個組織:
這些人以節儉為樂,理由並不是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