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連著摸魚了兩周還是沒有任何業務,這下就慌了:「老闆就這麼養著我們?」
入職時他們見過老闆,是個看著跟單純的女大學生,絲毫沒有有些老闆的油膩感。所以他們對老闆好感還挺高,在這麼好的公司摸魚總有些愧疚。
去問莊廠長,她也很淡定:「公司要轉型農業機械廠,所以現在要籌備一段時間。」
工程師們懂這個,一般機械廠什麼都接:比如老百姓熟知的塔吊、混凝土攪拌機等建築機械設備、「大風車」發電機這種能源設備。
要轉型專營機械廠的確要花一段時間,聽說莊廠長四處採購了不少設備。
於是工程師們稍安勿躁,等著下一步安排。和廠里的工人們慢慢成為了朋友,開始慢悠悠的摸魚生活。
不得不說這裡的生活真的安逸:周圍是山區,風景好空氣好,沒有市區的灰塵和嘈雜,大家每天早期就開始鍛鍊,相約爬山,然後下來吃午飯。
午飯是五星級大廚的手藝。蒜香乳山生蚝、手抓西北羊羔肉、香酥奶貝配帶子、迷迭香烤牛扇骨,有時候興致來了還會組織大家一起在戶外燒烤。
雞翅噴香、五花肉滋啦冒油、蒜香茄子深紫外皮里透著香氣,
工人們每天都像在度假。
可安心的日子過不了兩日仍舊從心裡浮現出焦慮:「我們怎麼能這樣呢?什麼時候能工作?」
很快工具機就運送過來,設計工程師立刻開始三維建模,迫不及待想做出點成績出來。
不得不佩服梨總的魄力,這次購置的設備都是最好的,
其中一台進口的數控曲軸銑床看得員工們一個個眼熱心熱。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而梨總居然花了幾百萬買了一台機器,其餘的設備也都是嶄新一片。粗略估算這就花了好幾千萬。
員工們忍不住紛紛拍照發朋友圈。炫耀之情溢於言表:你們有這麼好的領導嗎?
不知不覺中他們對梨總的稱呼已經由市場化的「上司」變成了更體制化的「領導」,花不完在他們心裡漸漸變成了富有歸屬感的集體。
可是新機器來了,領導那裡仍舊沒動靜。
這回連莊廠長都坐不住了,急著給梨歌打電話匯報工作情況:「工藝部已經做完建模了,像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微耕機這種常見農具都已經畫完圖了,只是現在還不知道要生產多少,也沒有收到訂單,所以生產管理部在等待您的指令。」
梨歌詞窮,怎麼一個個都這麼積極?
如果不是莊廠長找她確定數量,員工說不定都造出機器了,
她只能想理由敷衍:「莊廠長,其實我攤這麼大的攤子並不是為了造簡單的農業機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