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多久就選中一處海邊,風景巨好,有雪有海,適合拍攝年代劇。
選中這個地方什麼都好,就是只有一片荒廢的漁港和荒廢的民宅,著實荒涼。
「重建。錢不是問題。」梨總的回答非常霸總。
於是跟當地文旅和環保部門接洽租賃,隨後開始了重建。
60年代特有的國營商店、水產供銷公司修建起來,漁民們日常使用的木質帆船、漂鉤,趕海時必備的蚵槌、蟶梳、鰻刮也從當地民俗館尋來重製。
技術部門也不閒著:教授群眾演員用稻草、苧麻編漁繩,還跋涉當地找到一位還會五星碰頭結的老伯。
與此同時,製作組也在緊鑼密鼓繪製分鏡頭。
演員們更是開始背劇本和健身練習。
顏夏雖然是導演,可是她真的擔心自己毀了梨歌的電影。
而且她對自己的演技也隱約懷疑:是不是出問題了呢?要不怎麼會失敗?
因此特意從母校請了一位已經退休的老教授來指點教學。
這也得多虧梨歌提出的高薪,要不顏夏就算自己懷疑自己演技有問題,也不會捨得花錢聘請老師跟著自己。
老教授嘛,追求學術一輩子,對演技那是相當苛刻。
再者她老人家已經退休,不求名利不怕得罪人,因此誰的帳也不賣。
對這批演員就格外苛刻,拍攝計劃還沒開始呢,就開始命令全體演員同吃同住,找了個漁村和漁民生活在了一起。
這個消息放出去,稍微有點背景的演員立刻不幹了:這都哪個年代了還整這出?
再說了你電影說不定拍不玩呢,就算拍完了上審核也可能通不過,真要院線發行兩三年後很正常。
這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這部電影就永遠見不到觀眾。
現在社會講究朝發夕至,誰願意等兩三年的果子呢?
因此篩選掉了好大一批人。
剩下的演員,要麼就是有演員夢,要麼就是實在撈不到戲拍了。
橫豎這個劇組給的酬勞豐厚,就當磨鍊磨鍊演技吧。
第四步是做拍攝計劃和預算。這不是問題,梨總很豪氣:「上不封頂。」
俗話說有錢好辦事,錢時常是卡大家的大問題,這錢不是問題,其他環節也就格外順利。
第五步是組成攝製組,其實攝影師和導演都已經定下了,也就再找些配角,劇組說組就組,給大家買好保險,組好財務就開始下一步。
第六步是開始實景拍攝。
從未見識過這麼好的拍攝條件,交通出入有房車、場地更是在附近的五星級酒店住宿、預算就更不用提了,什麼時候問起梨總,她只有一句話「上不封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