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個謎語, 吸引觀眾。」
隨後就有人得到了內部消息:「據說第一次剪映會上放印的不是這樣。」
網友們看到了最初版本。
最初版本採取時間順序, 線性敘事。可以說是循規蹈矩。
可是大家看完後都一致認為最後呈現出來的剪輯最好。
一下就把一個80分的片子提到了100分的高度。
打亂的敘事線, 不但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 而且讓他們意識到反派的立體多樣性。
反派不是刻板印象里「大背頭綢緞褲鑲金牙的胖子」,而是帥氣多金留樣歸來的公子哥。
觀眾們於是忍不住一直在猜測反派會不會和女主有交集。
等到全劇結束都沒有等到這個場景,這時候觀眾悵然若失,卻又開始思考:反派就不能是帥哥嗎?
即使長相英俊, 即使穿衣時髦,即使衣冠楚楚, 仍舊遮掩不住皮囊下腐朽的思想和骯髒的靈魂。
在劇組指導過演技的老教授就親自點評:「梨歌這個剪輯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
當時她預測片子至少能收回成本,多虧了梨歌的剪輯才能讓票房飆升。
花不完公司內部早就沸反盈天了:
「當時梨歌說昆汀會講故事,這是致敬昆汀, 我當時還不理解。」
「看到這部電影的剪輯方式我終於看明白了!」
「這剪輯完之後果然平平無奇的片子就高檔了不少。」
「我們華國有屬於自己的昆汀!」
多如雪花的讚譽向梨歌通過去。
梨歌只有照單全收,她沒想到這部電影居然能成功。
「昆汀又不是什么小眾導演。」顏夏也有疑問,「怎麼那些名導演就沒有學習這種剪輯手法呢?」
老教授說出答案:「一來是名導們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二是商業片不一定導演說了算。三嘛……或許大家都低估了我們的觀眾。」
前兩者大家都明白。
名導演嘛, 稍微做點什麼被人質疑是抄襲風格怎麼辦?商業片則背後有各種資本,有人加演員有人加戲, 導演的話語權在逐漸縮小、
可是第三條什麼意思?
「可能我們華國的文化事業起步晚,所以導演們在指導電影時會過分下沉。」
鏡頭語言不敢太高級,對白力求簡單,邏輯關係也都很直白。誰都不敢拿這樣燒腦的推理線索拎出來。
「可是我們的觀眾成長了。而且過去的東西都審美疲勞了。」老教授意味深長,「我們的觀眾也能看懂複雜的故事。」
一位尊重觀眾的導演當然配得到今天這樣的成績。
這回大家都聽明白了,說到底還是梨歌決策英明。
梨歌真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