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硬,再接着嘴硬。
“那江大先生多吃点。”
温知著又给他夹了一个青团,江无妄眉心直跳。
他吃完这个咸馅儿的青团,本想说“一般般吧,本少不想吃了”,恰好对上温知著笑盈盈的眸光,心底不愿轻易服输,只好夹起青团,一脸如上刑一般放到嘴中。
嗯?
不是咸馅儿,而是豆沙的清甜,江无妄讶异地挑挑眉,一脸的忍辱负重也卸了下来,整个人慢吞吞吃着青团,满是享受。
温知著看他吃得差不多,便先回去了。
回去之前,又催着他写了两章稿子,翌日会让小秘书来取。
江无妄一口吃的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又说不出话,唯有瞪着眼看温知著离开。
他就知道。
根本没有什么白吃的饭!
-
温知著回去,把萧兴运介绍给大家,这是他第一天来大印书局挂名。
“以后萧老板就是我们印刻室的技术顾问,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萧老板请教。他很厉害的,大家欢迎!”
萧兴运没想到温知著还给他弄了个欢迎仪式,顿时有点不好意思,清润的声音也带上点腼腆之意:“大家互相学习,以后多多指教。”
温知著又道:“萧老板可能不常常在书局,所以有什么问题可以趁萧老板在的时候问。这回萧老板加入,主要是带着大家一起做刻版印画,这样往后的图皆可以搭配插图了。”
以林小木为首的刻印室众人激动点头,热切的目光看着萧兴运,表示了对他的热烈欢迎。
如此,萧兴运正式成为大印书局挂名一员,参与印刻室的工作。与此同时,大印书局的第一本小说,正式进入出版倒计时。
温知著数着日子,盼着它出版。
在出版之前,各种营销宣传活动,温知著让徐春霞也紧锣密鼓地安排上。
是以,即使书还未出版,前期宣传的到位,也让很多人知道:大印书局将要出版一个重磅图书!
众人皆擦亮眼睛,拭目以待。
毕竟,经过近一年的积淀,又靠着几场考试打下名气,大印书局俨然成了图书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别人一提书籍,就要说“大印书局如何如何”;别人一说科举考试,就要说“大印书局的破卷如何如何”;别人一说老师,就要说“大印书局的赵又、温三怎样怎样”……
总而言之,大印书局已成了上京城家喻户晓的那一家,有书馆的生意日日不断,连带着阅读区也开始发挥作用。
甚至说,因为温知著的特殊身份,带动了整个图书品类的丰富和发展,其他同行虽然倍感压力的同时,也受益于此,对她的感觉颇为复杂。
在这一派欣欣向荣之时,一个消息的出现着实有些不合时宜。
官方可能取消民间刻印。
这个消息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但传得有鼻子有眼,一副“明天就要开始实施”的样子。同行们得到这个消息,人心惶惶,一时间手足无措。
有的有些门路的,开始朝上打听,得到模棱两可的回答,心中更慌。而那些没什么底气的,在消息连着传了三天之后,开始暗戳戳地找下家接盘,省的被殃及。因为弄不好,轻者坐牢流放,重者可能会杀头。
这大家怎能不怕?
这个时候,温知著的特殊身份就显示出来了。
因为她是公主,肯定不会被流放或者杀头,所以之前那些同行对她敬而远之,这下子慌了神,纷纷找她来拿主意。
一时间,温知著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大家当然希望饭碗不会被砸,但相比砸饭碗,眼下似乎保命重要。
当有第一个人来找温知著时,她听人说起这个消息时,还有瞬间的茫然。
“您从哪儿听说的这个消息?”
“您不知道?”那人愕然,“这上京城内里里外外传开了,说是要取消民间刻坊。”
温知著皱着眉头,似不敢相信这个事。
毕竟,她开始做大印书局之前,是得到允许的,朝廷是许可民间刻坊存在的。按道理,不该出尔反尔啊?
她这几日忙着书稿,没怎么关心外面,没想到一下子就出了这等大事。
但是,她不好否认,也不好回应,只好先说道:“我这几日忙,未曾关注消息。我打听一下,也谢谢您来告知。有什么咱们可以及时联系,互通有无。”
“好好好。”那人满口答应。
人公主这样说了,愿意和他们互通有无,自然求之不得。
要打听消息,温知著先派了人去打听上京城传着的各种消息,而后她向温烨霖问起此事。
“霖弟,你知道这个吗?”
温烨霖摇摇头,“没听说啊。”
倒是赵婉仪若有所思,说道:“我父亲下朝回来,好像说了这么一句,听说是有人上书陈情,言及民间刻坊肆意敛财,不顾百姓生存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