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為了別的,而是完善我國自己的飲食文化。
意義頗為重大!
雖然說,現在這種小顆粒的花生已經絕跡了,但想來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應該是一種貴族間常會吃到的美食。
沒準就和他們這幫人每天晚上一樣,都是用來下酒的呢。
但具體的消息,還是要等古植物專家來確定才行。
其實一座古墓發掘出這些東西,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
可這還沒完。
梁廣發小組用完了楚孑,把他還給了秦鐸的小組。
而秦鐸他們也基本上搞定了樂器庫,於是往旁邊挖了挖,又有了新發現。
這裡,按專家推測,應該屬於「糧庫」的位置。
但大家也都知道,糧食是很難儲存的,更何況已經過去200多年了。
不過,有楚孑這雙手,沒什麼不可能。
他們竟然在一個青銅容器里找到了一些類似種子的物質!
楚孑看著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大氣也不敢喘,趕緊把植物學的老師叫過來了。
「您看看,這是什麼?」
植物學的老師也嚇了一跳,很少能在古墓里見到這麼……完整的植物種子。
於是,她辨別了半天,才不確信道:「我覺得,可能是麻。」
「麻?」楚孑好奇。
麻又稱苴、枲,《詩經·豳風》寫道:「九月叔苴,食我農夫。」說的其實就是這種作物。
不過到了現在其實已經很少見了。
楚孑發現的這一盆是□□,是橢圓形棕褐色種子狀的物體,表面光滑,具有不規則網紋。
漢代有很多出土的文獻里都有記載,麻是當時常見的糧食之一。
這還是楚孑第一次見到「麻」,非常自然的吞了下口水。
植物學老師笑了笑:「別想了,這玩意真的不怎麼好吃,得像炒黃豆一樣炒熟,吃起來干蹦嘎嘣的,油脂含量很大,還容易拉肚子。」
「好吧……」楚孑想嘗嘗的心只能作罷。
老祖宗也不傻,現在還能流傳下來的主要作物肯定都是最美味的了。
而除了麻之外,旁邊還有幾個盆子,裡面也裝著各種各樣的東西。
植物學老師又看了半天,才分辨出來:「這分別是甜瓜籽、梅核、栗和水稻稻穀。」
通過這些東西,也基本能還原當時漢代常見的食物了,而漢代的墓葬還有一個說法,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所以說,能在海昏侯的墓中發現的,一定都是他生前比較喜歡的。
到了晚上,秦鐸、楊華和楚孑他們幾個又登高聊起了天,覺得有些恍惚。
考古到了這個時間段,幾乎能勾勒出半個海昏侯的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