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賀也搭上了這趟順風車,被封了海昏侯。
這件事,也足以看出劉詢的手腕了。
如果他想彰顯自己的大氣,完全可以恢復劉賀昌邑王的身份,或者給個昌邑候的位置。
但他沒有。
而是選擇了一塊地處偏僻,遠離長安城的封地,和昌邑國隔著幾千公里。
根據當時的記載和現代考古經濟學、人類學的專家推測,彼時的豫章郡和海昏縣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只有2.12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蠻荒無比了。
而且氣候和經濟條件都不好,更別提還要一路舟車勞頓,帶著金銀細軟、鍋瓦瓢盆遷徙了。
劉賀在成為海昏侯之後,可以說是非常謹慎、小心了,之前在內棺底部發現刻著字的金餅就是例子。
「海昏侯元康三年酎黃金一斤」
元康三年正是劉賀成為海昏侯的那一年。
而漢宣帝對此是怎麼回應的呢?
《漢書·漢五子傳》也有記載,「侍中衛尉金安上 上書言 賀囂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
意思就是劉賀作為曾經被廢除的人,不用侍奉宗廟了。
這話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剝奪了劉賀政治權利,連祭祀祖宗都不用來了。
這時候的劉賀會怎麼想,他雖然現在是海昏侯,但已經被整個劉氏家族邊緣化了。
所以,他才和妻子一起,接連給漢宣帝發去請求「秋請」的木牘,但這些木牘無一例外都被原封不動地發了回來。
頭先,主墓室西側淤泥中出土過一塊半米多高的漆木板也許代表了劉賀此刻的心境。
那塊漆木板被發現的時候還很不起眼,但經過考古學家們的不斷拼湊、研究,才發現了了不得的事。
那上面的畫像,很可能是孔子。
這樣以來,這就是我國歷史上出土的最早的孔子畫像!
它與當今流傳的所有孔子畫像也都不太一樣,上面的孔子並非一個「猛男」,看上去頗為清瘦高挑,穿著一件長袍,而他對面坐著的則是最滿意的大弟子顏回。
當然了,發現這孔子畫像除了能證明劉賀信奉儒家之外也說明不了什麼,重要的是它上面刻著的一行字「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這話的意思簡單明了,受重用時就積極進取,被捨棄時就韜光養晦。
恰恰是劉賀之前成為帝王時沒有做到的,而如今他被捨棄,理應開始韜光養晦。
更有意思的是,在主墓室相同的地方,還出土了一大塊銅板,經過研究,應該與這塊漆木板是一套的,也就是說,這塊漆木板本身其實是一個銅鏡的背板。
這句話刻在了一面鏡子上,是否是「以此為鑑」的意思呢?
是不是劉賀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照照鏡子,三省其身,如有教訓,引以為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