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們沿著這個思路,又討論了一會,終於確定,這是一個極具想像力的答案——
渤海的兩個角,即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中間框出了一大片海域,而在這片海域上有這三組礁石,整體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門庭」。
秦始皇也許就是這樣,把整個渤海看做門庭,而在這門庭之後的,就是整個秦國的江山。
那三塊礁石不是別的,正是國門所在。
這才是秦朝大帝國的象徵!
而前方還在探查姜女石的小組很快傳回了報告,他們認為三塊姜女石中,位於南邊的兩塊石頭確實有一塊有根,有一塊沒根,很可能原本是一塊的。
在《水經注》中也有「碣石門」的相關記載。
既然原來叫「門」,那麼整個姜女石有兩塊石頭看上去更為合理一些。
這個答案也就更加確定了。
秦始皇東巡,決定將此處作為東國門,才在此修了三條路,通向這三組礁石。
根本不是為了什麼求仙,純粹是為了彰顯國威罷了!
雖然,選擇哭倒長城的姜女石作為秦國的東國門,不免讓人覺得有些諷刺。
但姜女石遺址與渤海口遙遙相望,又在整個國家的最東側,的確是唯一具有國門性質的紀念性物體。
孟姜女絕對想不到,自己死後化作的礁石竟成了秦國興盛的象徵與歷史見證,以示秦朝大一統的目的。
不過,這才是更符合當時秦始皇完成統一霸業之後,更符合他心境的答案!
將這一切想清之後,楚孑不免又開始覺得心中五味雜陳起來。
百年戰爭,民不聊生。
可如果沒有那些戰爭,華國不會迎來統一的局面。
但即使是這樣,即使戰爭有它「正確」和「有益」的一面,在戰爭勝利之後,又興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國門旁的行宮,只為了彰顯國威,又是對的嗎?
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是非非,都已經伴隨著數以萬計的民眾,湮沒在歷史的紅塵之中了。
有些人看歷史,總習慣代入君王將相的視角,揮斥方遒。
而楚孑看歷史,總會代入平民的視角,總覺得難過。
「考古學家的工作不是來判斷古人的是非的,」屠鑾教授忽然低聲說道,「我們做的只能是還原歷史,僅此而已。」
楚孑忽然回過神,猛地抬眸,撞上了屠教授帶著幾分關切的眼神。
他沒想到屠教授一直在看著自己。
但屠教授很快別過了視線,讓楚孑總覺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
「華國人總是這樣,沉湎於歷史當中,」鳩山女士在旁邊忽然說道,「放眼於未來,不是更有用嗎?」
楚孑聽完這話,沒有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