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孑雖然很想一探究竟,但根據現有信息判斷,這會牽扯到他很多精力和時間,也未必有效果。
當務之急,還是先讓這些願意靠茶,願意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的村民先收穫第一桶金。
所以楚孑趕緊轉換了話題,問毛村長:「咱們有統計過兩座山上一共有多少古茶樹嗎?」
毛村長擺擺手:「大家連走路都想躲開這些古茶樹,哪會有統計呢!」
這也在楚孑的意料之內,所以楚孑安排道:「那麼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統計一些這山里到底有多少古茶樹了!」
此話一出,全場安靜。
馬斯仟愣了半天:「這可是個超級大的工程啊,你要知道小清山雖然不大,但是大清山可是大的很,也野的很,好多地方連路都沒有啊!」
「沒事,我們慢慢來,」楚孑自信一笑,「這才是我們為了致富要邁出的第一步呢。」
……
余後的幾天裡,楚孑也沒著急有什麼具體的行動,而是把這些村民叫道了一起,給他們開起了講座。
講座的內容就只有一個——如何確定古茶樹的品種、類型以及大概的年齡。
前兩項還比較好講,畢竟雲省深山中的古茶樹大概也就是那麼幾種,但判斷年齡則是一門功課。
一般情況下,大茶樹的評判指標有三項,即胸徑(胸圍)、樹高和葉脈。
前兩項比較好理解,用尺子或者雷射尺等等工具測量就可以,葉脈則是一般農民不太會注意到的指標,就是要看葉脈的具體數量。
現代茶園中20年以內的茶樹,葉脈數量通常在6-9對之間,而古茶樹則通常在9-12對之間,葉脈數量越多,說明茶樹年齡越大,生長的也越好。
通常來講,胸圍在35-80厘米之間的古茶樹高度會達到2.5-4.5米,這樣的古茶樹大概有一百多年的樹齡,是最優選。
次一級的古茶樹是樹齡在35-60年的,多數植株高80cm-1.2m,這種古茶樹雖然生產力不高,但勝在方便採摘。
至於胸圍1一米以上,高度4米以上的古茶樹,則很有可能有300年以上的歷史了。
古茶樹也並非樹齡越大生產的茶葉越好,年齡越大的古茶樹所聚集的各類物質會更複雜,酚類物質的含量也有明顯提升,所製成的茶葉可能會更澀口。(當然也有一些專門的茶客就喜歡這樣的茶葉)
另外一點是,這些年齡巨大的古茶樹數量稀少,需要得到更好的保護,也會對採摘工作加以限制,更何況,爬上4米高的樹採集茶葉,本身就是難事一樁了。
總之,經過幾天的講座,楚孑又帶著他們花了半個月時間把小清山的古茶樹都看了一遍,這幾位大爺大媽和馬斯仟已經基本上可以準確判斷一棵茶樹的樹齡了。
楚孑讓他們在樹齡30-150年之間的茶樹上繫上紅色的條帶,方便後期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