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保護。
主要是到了近現代,村民們也不太信山神了,少有祭拜,所以導致了如今的情況。
不過既然是開展科研工作,就要適應任何環境,三人最先走進了廟裡,照例拜了拜,又好好上了香,說了一句「得罪」,才開始認真看起來。
馬致遠一直在研究敦煌,對於神佛為主導的神話考古和宗教考古也頗為了解,秦鐸更是不必多提了,歷朝歷代的事都懂一點,楚孑也是。
可就是這樣的三個人,十分默契地盯著廟裡被祭拜的那個人半天,卻一時啞口無言。
三人:「……」
這祭拜的,到底是哪位?
馬致遠很努力的想找一個形容詞,一個代稱,稱呼這尊石雕所代表的對象,但想來想去,還是只能找到一個非常不尊敬的詞彙:「這位……呃……老爺爺,你們覺得是誰呢?」
楚孑又是回答,又是提問:「我看的時候和你們感覺一樣,從祂的五官特徵之類的看不出任何神明的痕跡,但當地人都說祂是山神,小馬哥,這有沒有可能是這裡的村民自創的形象呢?」
「應該不是,」馬致遠很快回答,「我來這兒之前查過資料了,而且我之前也了解,雖然每個地方祭拜的神明長得都不太一樣,但總有些萬變不離其宗的共性,比如說如果拜的是玉皇大帝就一定會手持金色寶劍、腳踩雲屐,如果拜的是文財神,就一定會有手拿書卷之類的代表物。」
「而山神也就是古代將每一座山人格化的形象,雖然每個山都不一樣,也不應該一樣,但畢竟山神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大家祈禱保佑風調雨順,所以山神像通常會有雲、雨、石頭、木頭等等元素,你看這尊像,身上穿著簡單的袍子,周邊沒有任何元素,但是面目雕刻的很精緻,顯然祂不是一位代表性的角色,而是想要對應一位具體的人。」
「並且,你也說了,這裡附近沒有別的山神廟了,而且廟裡只有一尊像,按照古代的傳統,一座山肯定至少有一位山神的,大山有大山神,小山有小山神。大小清山是兩座山,至少也應該有兩位山神,而不是一位。」
馬致遠又觀察了半晌,說道:「你們看祂的手,這是人像雕刻中非常經典的持物手勢,但祂所持之物卻不見了,應該是保存不當吧,如果知道祂拿著什麼,就能知道祂的身份了。」
秦鐸聽著也不免覺得可惜,但楚孑沒放棄,說道:「要不先看看周圍的壁畫呢?也許會有信息。」
馬致遠點頭:「也好。」
這方面就更是他的專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