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兩天的大小清山之旅讓所有學者都很滿意,收穫頗豐。
一位留著白鬍子,年歲最高的學者臨行前,拍著楚孑的肩膀:「你做的對啊。」
楚孑不解,問道:「什麼?」
「你先把我們請來,是對的,」白鬍子學者言簡意賅,「在有的領域,尤其是文化價值大於商業價值的領域,學者一定要走在資本家前面。」
楚孑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也把它記在了腦海中。
這也成為了他日後做事時的信條之一。
……
幾天後,清明節雨紛紛,清源村也不例外。
人人都說好茶出自清明前,這也是「明前」茶之所以出名的原因,但楚孑這一次並沒有趕上潮流。
但明後的茶依舊不錯。
山上的古茶樹長勢喜人,就在楚孑焦慮等待結果的時候,楚孑收到了明教授的通知。
「經組委會認定,清源村的古茶樹王有730餘年的樹齡,是過渡型茶樹中經過認證的樹齡第二大的古茶樹,其精準坐標為東經xxxx,西經xxxx……」
「另,位於東經xxxx,西經xxxx的古茶樹有超過600年的樹齡,為排名第三……位於XXX的古茶樹樹齡超過500年,為第7位……」
楚孑眼前一亮,成了!
不僅那棵參天的古茶樹王收到了認真,清源村還有兩棵古茶樹也拿到了業內的認證!
有這三棵樹,足以見得清源村是一個擁有古茶樹的寶地!
這就成了!
楚孑趕緊進行了第二步,第一件事是成立了清源村古茶的公眾號。其實他本來是想成立網站的,但網站需要搭建,需要時間,也需要大把的精力和金錢,他現在來不及弄了,因此只讓馬斯仟成立了一個公眾號。
雖然楚孑不迷信,但也還是要尊重一下老祖宗的看法,查了查黃曆,又問了一些在這方面頗有研究的「專家「——畢竟他之前是做考古的,認識這方面的人還是比較多的——終於定下了一個時間。
一周之後,他們清源村古茶樹王的第一次拍賣就要正式開始了!
這個消息在村里不脛而走,之前一直在種茶採茶的大爺大媽們臉上都是喜氣洋洋,就連那些一直忙著直播的村民們也在等著熱鬧。
但這並不能讓楚孑放心。
公眾號畢竟還是私域流量,楚孑看消息發布兩天了點擊量也只有幾百,這還是他不停發朋友圈宣傳的結果。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決定,給茶商們寫了電子郵件,也寄送了清源村黃茶的樣品。
這些都是他之前在邦威加的茶商,之所以沒打電話和發簡訊就是怕打擾他們,也不太商業。
電子郵件是很快,但樣片畢竟是實物,楚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送達。
但禮多人不怪,做了就比不做好。
可惜,這些工作頗有些石沉大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