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時,他信誓旦旦地向袁奕保證道,自己一定會是陸必清收的第一個學生!
在村子裡呆了沒兩天,袁奕也跟著陳冬梅踏上了去海青省的火車。
本就是輕微的崴傷,一個月的時間足夠陳冬梅修養恢復了。
只是為了繼續裝下去,不暴露自己裝病的事,她沒有取下腿上的石膏,結果下樓的時候,一個沒踩穩反而把腿給扭了……
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經過三十六小時的顛簸,他們終於到達了海青省的合共縣。
剛下車,陳冬梅就被送到了醫院。
這次,她的腿傷真的很重……
還好她只是項目的負責人,項目的施工和策劃都由工程師秦奮負責。
秦奮跟著陳冬梅歷練了十餘年,算是她眾多的學生之一,三十多歲就肩負起了項目總工程師的擔子,算是年輕有為。
路上,袁奕從陳冬梅口中聽說了秦奮不少的事跡。
據說他當年參加高考時也是省里的狀元;據說在大學念書時,他就指出了老師在實驗中的一次錯誤,並且還給出了正確的思路;據說他設計的河堤、水壩從未出現過任何意外;據說……他不僅多年未娶,而且脾氣古怪,似乎對女人有偏見。
「他整天跟石子沙土打交道,犟得很,你別搭理他就行,」陳冬梅一邊說,一邊揉著自己酸疼的大腿,「你這幾天就跟著其他工程師多學多看,等我修養修養就回去了。」
說是讓袁奕來給自己當助手的,可要了解工程光是看圖紙算數據可不行。
不跟著工人們嚼幾天沙子、咽幾次土是弄不明白的。
況且,陳冬梅不過是她的引路人,帶她進了這扇門,大家就都是能教她知識的老師。
袁奕點點頭,對自己充滿了信心:「您放心,我肯定不會讓您失望!」
幫著陳冬梅辦理好住院手續後,袁奕就被送到了位於合共縣和德貴縣交界處的飛龍峽。
飛龍峽入口的海拔有2460米,出口的海拔有2222米,河道天然的落差有近240米[1],這樣強勁的水能是大自然最好的恩賜。
在這裡修建水庫,不僅能夠將水能轉化為電能提供給周圍的城市,還能防洪蓄水,對養殖種植也有極大的影響。
前期的勘測階段已經完成,為了水庫修建時不受影響,現在工人們開始挖建溝渠更改河水的流向。
冬季還未過去,凰河上游的冰還未完全融化,是動工最好的時機。
袁奕由下而上地仰望著飛龍峽,撲面而來的冷風裹挾著一股淡淡的泥土氣息,鋼鐵碰撞時發出的響聲,是工人們譜寫出的別樣的演奏曲。
「袁奕是嗎?」
一個灰頭土臉地男人走了過來,接過了袁奕肩上的包,「我是陳書記的學生,也是飛龍峽項目的負責人之一,劉清平,你可以叫我劉叔,也可以跟工友們一樣叫我劉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