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斂目思忖片刻,正色道:「到了這地步,有些事情我也就不得不為你謀劃了。這樣吧,改日我把外院有頭有臉的管事叫齊了,讓他們見見沈家那四位大管事,替你仔細詢問一番。」
葉知許繼承外家財產的事,葉家得不到好處,卻更要妥善應對,一個不注意就會落下話柄。
當時管家當機立斷,親自挑選二十名護衛到外書房把門,將院中一干下人遣到院門外,更不允許不相干的下人進出,完全避免了誰聽窗跟兒的可能。
不為此,崔氏怎麼會到這時還摸不清狀況。
「可是,」葉知許面露難色,「四位管事有三位已離開,他們要去別處打理營生,只有沈管事在此地。至於兩位保人,事情辦妥也走了。」
「那就只讓沈管事來。」崔氏道,「再有,難道你外祖父沒給你留下遺書、字據之類的東西麼?上頭有沒有提過你接管產業之後的事?」
當然有遺書,也當然提過。老人家給她起初三年的限額是每年五萬兩,料理產業沒有大的紕漏——她不變著法子多要錢散財就行,待得三年過後,用錢再無限制。此外,她出嫁時,會另有十萬兩單獨撥給她充實嫁妝。
重中之重是印信,絕對要保管好。大管事沒可能經常碰面,能讓他們確信是新東家指令的憑據,只有那四枚分別對應瓷器、茶葉、米糧、玉石生意的印信和一枚老太爺用過十餘年的印章。
前世被旁敲側擊時,葉知許照實說了,此刻則面露不安,「有一封遺書。我看的時候只顧著難過了,外祖父有交代我如何理事的話,可我哪兒懂那些?本就一知半解,加上心緒紊亂,等於沒看。遺書等於證據,得由保人妥善保管,所以……」
崔氏著實的恨鐵不成鋼起來,抬手戳了戳葉知許的額頭,「你啊……」
葉知許訕訕的。
崔氏悲哀地發現,眼前人就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繡花枕頭,平時還勉強能看,遇事就現出了一無是處的本色。
這樣一來,是有些麻煩,倒也不是太難辦。只有一個管事,就更好了,等到探完虛實,她和崔定初連手找轍施壓,總能每年奉上一筆可觀的銀錢。
反覆斟酌之後,崔氏叮囑道:「你派人傳話給沈管事,過兩日請他過來喝茶。不要聲張,尤其不要讓老太爺知曉。我倒不是怕他埋怨我教女無方,只擔心他著急上火,萬一氣病了就不好了。這事情讓你辦的……」
葉知許諾諾稱是。
兩人又唱了會兒母女情深的戲,崔氏免了葉知許晚間請安,這才走人。
當晚,無酒不歡的葉老太爺在外有應酬,但是差遣親信送豆蔻回來了。
豆蔻悄悄告訴葉知許,王媽媽一家已被關進老太爺的別院。
料定祖父得半夜三更回家,葉知許便早早歇下。
這日起,吳媽媽包攬了值夜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