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
“我们……办公室的……曹云飞……戴的……就是……这种……手表。”
张小松没有提曲拥军,这里应该是一个破绽,回避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根据我们的调查,你的舅舅曲拥军也有一块西铁城牌手表。”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不错,我……舅舅……确实……有一块……西铁城牌……手表。”没有办法回避,干脆改变思维的运动方向,直接面对,是张小松唯一的选择。不过,这次的改变太被动了。郑峰和李云帆已经看出张小松似乎在遮掩什么。
“你舅舅的手表是什么时候有的呢?”郑峰明知故问,他已经知道曲拥军的西铁城牌手表和百货公司失窃的四十八只手表毫无关系。
“我……读……初中的……时候,我……舅舅……就有……这只……手表了。”张小松的言外之意是,我舅舅的西铁城牌手表非彼西铁城牌手表。他的目的非常明确,他想极力撇清曲拥军和“72。12。8”失窃案的关系。
这一段心理的较量还有非常精彩的。
“这只……手表……是从……哪里……来的?”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是张小松第一次主动提问题,他的目的非常明显,他想把话题从舅舅曲拥军的身上岔开。
既然张小松有这样的心理要求,那就把曲拥军暂时往旁边放一会吧。
“这是我们在胡羽化的被褥里面找到的,经当事人辨认,这块西铁城牌手表就是百货公司失窃的四十八只手表中的一只。”
“难道……这个……案子……是……胡羽化……和……汪鹏程……他们做的?”张小松自言自语道。
“张小松,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上来吧!”
“原来的……问题,什么……问题?”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八号的晚上,你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
问题还是老问题,但郑峰稍微加了一点内容,审讯工作有时候是要采用启发式的。
“我……不是……说过了吗?时间……隔得……太长……太久,我……确实……记不得了,一点……都记不得了?”
“行,那我点拨你一下,当天晚上,你是不是和一个女孩看电影的呢?”
“和一个……女孩子……看电影?”
“对。”
“你能……告诉我……这个……女孩子……是谁吗?”
“蒋美丽。”
“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不错,我……想起来了,我……是和……蒋美丽……在……洪流……剧场……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野火……春风……斗古城》。”郑峰这一招还真灵,张小松顺着郑峰给的竹竿爬了上去。他不但想起了在什么地方看电影,还想起了看什么电影。老话说的好,言多必失,张小松只需要说出在什么地方看电影就行了,心里面发虚,结果又添加了一句,这在心理学上叫心理暗示,我们把它称之为心理误导。张小松果然上当了。
张小松从确实想不起来,到想起来,再到细节,前后的变化太大了。
“很好。”既然张小松想起来,那就好办了,“散电影的时候,你碰见了谁?”
碰见了……谁?没有碰见谁啊!
“蒋美丽说,你碰见了两个人,你还和他们说了一会话;在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你刻意把蒋美丽支开。”
“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啊!”张小松又玩起了老把戏。“想不……起来了”,“没有……一点……印象”,这两句话是最好的挡箭牌。张小松的心里非常清楚,他决不能胡说八道,随便弄两个人来搪塞一下是不行的,所以,他干脆说“一点印象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