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和“真小人”的区别,在于一个廉耻之心尚存,行事尚有顾忌,另一个则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所以后者更可怕。这话其实似是而非。首先,“廉耻之心尚存”就不是“伪君子”,至少也是“半君子”,或“半君子,半小人”。
其次,“行事尚有顾忌”固然好,就怕他一旦没有顾忌便变本加厉,因为他的“善”原来就是装出来的。他付出了“装”的代价,自然要设法“赚”回去。不但要“扳本”,还得有“红利”。第三,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固然可怕,但在“真小人”,却是明着来,我们至少有所警惕,可以防范。
或许有人会问,那我们难道就不要顾忌了吗?
要。但不是靠道德,或主要不靠道德。
靠什么?
法律?
法律并不万能,法治也是会有问题的,相对而言,如果要让人心存畏惧心生顾忌,法律要可靠得多。
人,确实需要社会规范,但不能只有一种;人,也确实需要底线和顾忌,但不能都交给道德。社会规范应该有两种,一种是道德,一种是法律。它们也应该有所分工,那就是道德管底线,法律管顾忌。
其实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很多。
历史上真小人和伪君子对待同一个人的比较,有一个最好的例子,一个叫慕容垂,一个叫姚苌,两个人都是对同一个人忘恩负义的背叛,被背叛的人叫苻坚。
这两人都是苻坚的手下,都受了苻坚救命之恩,苻坚没有对不起他们,他们背叛了苻坚。
苻坚在淝水失败,向慕容垂求助,慕容垂将军权交给苻坚,帮助苻坚安定了局面,有人劝他杀了苻坚直接造反,他说:苻坚对我有救命之恩,我造反已经是对不起他了,怎么能连恩都不报!然后他造反,成功复国,发下誓言:我复国之后,终生不过关西。因为那里原来是苻坚的地盘。最后他背叛苻坚,并且终生遵守自己的誓言,没有攻打原本苻坚的地盘。
姚苌看到苻坚因为背叛愤怒杀人,于是背叛。然后和苻坚对阵,并且乘人之危捉住苻坚,想强迫苻坚的女儿,苻坚杀了女儿,姚苌把他杀了。
苻坚的旧部侄孙给苻坚报仇,将姚苌打败,他就铸造了一个苻坚的像祷告:皇上啊,虽然我杀你,但是我是被迫的啊,你怎么又借着你侄孙的手,打击我?
祷告无效,他就把像砍了,然后怼苻坚进行鞭尸。
这两个人的行为一样,都是背叛对自己有恩的人,一个是要面子的伪君子,一个是真正撕开脸皮的真小人请问,但是如果要选择做朋友或者敌人的话,大家会喜欢谁?
显然大家都会更偏向同样早饭的慕容垂,而憎恶姚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