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本來還吵得恨不得要離婚的老兩口,在大廳里抱著兒子哭,後怕又傷心。
別墅暫時是不能住了,那元明夫妻也沒有嫌疑。
習初北象徵性的問了一下他們在案發時間段在什麼地方,都覺得沒有必要核實,因為連殺三人,那就不是這身子骨的人能做到的。
不過別墅里的情況他們是最熟悉的,等他們情緒恢復了一些,還是詳細的問了。
吉虹玉從抽屜里拿出一本相冊,一張張的翻,一張的說,一邊說,一邊抹眼淚。
那元民這次也不和老伴頂嘴了,唉聲嘆氣的安撫她。
三家人年輕時就認識,年紀相仿,孩子也差不多大,於是便偶爾約了出去旅遊,住的又不遠,一來二去的,就更熟悉了。
後來一起退休,退休後孩子不是非帶不可,一合計,就有了幾人得合住。
姜不寒照例在一旁記錄:「這房子是你們的,那他們兩家住在這裡,給房租嗎?」
雖然暫時不考慮三個老人是兇手,但兇手是從外面來的,必然也來的有原因。
第160章 腳印
「不用給。」吉虹玉道:「都是朋友,要房租怎麼好意思。再說這裡的房子也不貴,早就說好的,我出房子,他們兩家平攤水電費,燃氣費,物業費什麼的。」
也很公平。
冬夏電費多一點,其他時候少一點,兩家分的話,應該也有限。
三戶人家想住在一起,就不能有人有貪小便宜的心。但是,也不能有人有斤斤計較的心,小學學生每天交一樣的伙食費,還有人多吃一口有人少吃一口呢,不可能分的那麼均勻。
姜不寒道:「伙食費呢?」
「伙食費三家平分,其實不多的。」吉虹玉道:「我們這個年紀吃的有限了,天天大魚大肉也不消化啊。在後院種了一些素菜,每周去兩次大超市補貨,然後就是買些水果零食什麼的,這方面大家都不計較,而且也花的差不多。」
吉虹玉說來說去,感覺沒有什麼矛盾,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搬進來的時間還短,還來不及有矛盾。
邢念生道:「那你們在這裡住著,和附近的人關係怎麼樣?比如小區里其他的業主,小區保安,附近的村民之類?」
吉虹玉想來想去:「就正常關係吧,小區業主不多,大家偶爾見面也就是點頭打招呼。我們左右房子都沒住人,也談不上來往。物業就是看大門那倆老頭,啥也不管附近的村民就更沒什麼來往了,也就是偶爾去買點菜之類。」
六個人能一起生活,不說脾氣都多好,至少是沒有特別差的,要不然早打起來了。
將能問的都問了,便讓吉虹玉夫妻回去休息,留下了他們兒子的電話,後續如果有什麼不是非要老兩口出面的事情,就和他們兒子聯繫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