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華被婢女扶起,抬手輕擦了擦溢到了太陽穴的汗珠。
沈寧略有薄繭的手握著盛滿酒的杯盞,眼底流轉過華光,蔓開了一絲譏誚之色。
元和皇帝先是逼她發誓不婚嫁,又為她苛責明華公主。
無異於是打了一板子,再賞一顆甜棗,好一個帝王之道。
「小寧,奔雷宗的使隊,已經到了上京城。」
元和皇帝轉移話題,「奔雷宗與沈家同祖,是從大燕走出去的宗門,就由你去接待吧。」
「是。」沈寧頷首,
「北幽之案已經查了清楚。」
元和皇帝喝了口酒,緊接著又道。
「甄夫人所說的人,都是北幽案的主謀,明日午時,剔骨之刑,由你監察。」
「顧將軍、納蘭家這些人,也已經查清楚了,並非主謀,就是貪了些錢財,被君家騙進了解憂樓。」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俱都貶為庶民,錢財充公,並且要親眼目睹剔骨之刑,也算是以儆效尤。」
「小寧,這些,都由你去做。」
元和皇帝眉眼溫和地望著沈寧,言語之間是對沈寧無比的器重。
「臣沈寧,定不辱命!」沈寧跪地行禮。
元和皇帝笑了笑。
四周眾人,心思各異。
經此一宴,便可知曉,沈寧在元和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宴後,元和皇帝並未回寢宮,而是轉道去了御書房。
看了幾本摺子,便接過了陳喜遞來的茶杯,喝了口,問:「陳喜,你說,朕是不是太苛待那孩子了?」
「聖上皇恩浩蕩,沈將軍感謝還來不及呢。」陳喜堆著和善的笑,恭恭敬敬地回。
「她啊,是個有潛能的人,可惜是個女子,大燕栽培一個將軍,需要付出太多。」
元和皇帝落下杯盞。
「日後她若是成婚,大燕的辛苦將付諸東流水,西齊不就有兩個活生生的例子。」
「西齊當初傾舉過之兵力,培養了一個女將,便是鼎鼎有名的護國女將,後來成為了一代宗師,嫁到了雪女城,為他人所用。西齊王怕是追悔不已。」
「若在本朝成婚,同心同德倒也是好事,怕就怕,世上事,無定數。」
說至此,元和皇帝抬起了手,指腹輕輕地揉捏著眉心。
「西齊公主藍連枝,曾是西齊王最喜愛的女兒,後來西齊戰敗,只顧兒女私情,不管國讎家恨,孤身與顧將軍私奔到了大燕,並為我大燕在北幽出生入死。」
「列國史上,諸如此類之事數不勝數。」
「前車之鑑,朕不得不妨。」
他是天子,不是善人。
帝王睥睨九洲,須有遠見,觀天下。
如此,才能安邦治國,管好這江山社稷和大燕萬民。